八月初九日见月

暮空云敛月初弦,露气星光共渺然。

回首棘闱供试事,秋风梦断十三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名为《八月初九日见月》。诗中描绘了诗人于八月初九夜晚见到月亮时的情景与内心感受。

首句“暮空云敛月初弦”,描绘了傍晚天空云层散去,一轮新月初现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次句“露气星光共渺然”,进一步渲染了夜色的深邃与神秘,露珠在星光下闪烁,与远处的星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迷离的画面。

后两句“回首棘闱供试事,秋风梦断十三年”,则转而抒发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其中,“棘闱”是科举考试时考场的代称,这里指代了诗人曾经参加过的科举考试。“供试事”则表明了诗人曾为参加考试而努力奋斗的经历。最后一句“秋风梦断十三年”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十三年科举生涯的结束,以及对那段时光的怀念与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与情感流露。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无锡道中遇雪夜泊望亭(其一)

北风吹朔雪,飞霙杂零雨。

孤舟暮不前,收帆得沙渚。

天垂野阴合,日暝江云冱。

川原入萧条,林木积缟素。

寒厖噤不鸣,饥鸟惊还聚。

举酒不成欢,挑灯时自语。

飘泊岂在远,出门即羁旅。

形式: 古风

无锡道中遇雪夜泊望亭(其二)

长林风怒号,天低浦云黑。

空村烟火微,近渚渔舟集。

路暗行迹稀,苍然见寒色。

野泊不成眠,羁䰟还恻恻。

昏灯黯欲绝,归梦迷咫尺。

戍远更漏沉,川寒声影息。

不知积雪深,夜久孤蓬仄。

形式: 古风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其一)

探春行觅羽人家,洞里仙挑未着花。

一段閒情杯酒外,山童能供竹间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其二)

行披荦确履苍虬,曲径穿云古洞幽。

只尺风烟千里外,居然人境见丹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