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道中遇雪夜泊望亭(其二)

长林风怒号,天低浦云黑。

空村烟火微,近渚渔舟集。

路暗行迹稀,苍然见寒色。

野泊不成眠,羁䰟还恻恻。

昏灯黯欲绝,归梦迷咫尺。

戍远更漏沉,川寒声影息。

不知积雪深,夜久孤蓬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无锡道中遭遇大雪,泊船望亭时所见所感的凄凉景象。开篇“长林风怒号,天低浦云黑”以强烈的风声和乌云密布的天空渲染出一种压抑的氛围。接着“空村烟火微,近渚渔舟集”描绘了村落的寂静与渔舟的聚集,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路暗行迹稀,苍然见寒色”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寒冷与荒凉,行人的踪迹稀少,只有淡淡的寒气显现。诗人的情绪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波动,“野泊不成眠,羁魂还恻恻”表达了诗人因孤独和思乡之情而难以入眠的心境。

“昏灯黯欲绝,归梦迷咫尺”则通过昏暗的灯光和模糊的梦境,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对家的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戍远更漏沉,川寒声影息”描绘了远处边防的寂静和河流的寒冷,声音与影子都已消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孤寂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恶劣天气和孤独处境时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其一)

探春行觅羽人家,洞里仙挑未着花。

一段閒情杯酒外,山童能供竹间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其二)

行披荦确履苍虬,曲径穿云古洞幽。

只尺风烟千里外,居然人境见丹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其三)

仙侣登真几百年,清风遗影尚依然。

琳琅翰墨精神在,我欲临文唤恕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其四)

道人相见古梅边,为写幽情拂响泉。

窗外南枝春尚浅,雪英千片落冰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