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其二)

行披荦确履苍虬,曲径穿云古洞幽。

只尺风烟千里外,居然人境见丹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玄妙观游览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行披荦确履苍虬”,生动地展现了行走于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仿佛踏在古老的苍龙之上,既体现了登山的艰难,又赋予了旅程一种神秘的色彩。这里的“荦确”形容山路的崎岖,“苍虬”则借用了龙的形象,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想象力。

第二句“曲径穿云古洞幽”,进一步描绘了道路蜿蜒曲折,穿过云雾,进入古老洞穴的情景。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探索未知的旅程,充满了神秘和宁静的氛围。

第三句“只尺风烟千里外”,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眼前的景象虽近在咫尺,却仿佛置身于千里之外的风烟之中,营造了一种超脱现实、心灵自由的意境。这种对比手法,强化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内心的宁静。

最后一句“居然人境见丹丘”,点明了尽管身处人间,却仿佛进入了传说中的仙境——丹丘。这里“丹丘”常被用来比喻神仙居住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境界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美与人文关怀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其三)

仙侣登真几百年,清风遗影尚依然。

琳琅翰墨精神在,我欲临文唤恕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其四)

道人相见古梅边,为写幽情拂响泉。

窗外南枝春尚浅,雪英千片落冰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其五)

春风吹鬓思悠悠,来上弥罗百尺楼。

城郭万家尘似海,祗应高处不知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其六)

古殿悠悠径有苔,松扉端为野人开。

匆匆不尽登临兴,有待他时看竹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