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兴二首(其一)

偃息林皋与世违,兴来长啸不妨痴。

素怀欲辟留侯谷,僻性耽茹角里芝。

漫谓五湖真乐事,须誇三径足幽栖。

时人何用讯名氏,久矣迂疏不自知。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在林间小道上休息,远离尘世的纷扰,偶尔放声长啸,也不怕别人说我痴傻。
我内心渴望开辟像留侯张良那样的隐居之地,我的性格喜欢独自享受像角里芝一样的山野生活。
有人可能会认为泛舟五湖是真正的快乐,但我更觉得三条小路就足以满足我隐居的宁静生活。
世人何必询问我的姓名,我已经太久与世隔绝,连自己都快忘了我是谁。

注释

偃息:休息。
世违:世俗的违背。
长啸:大声呼啸。
痴:痴傻,此处指率真。
留侯谷:指隐居的地方,留侯是张良的封号。
茹角里芝:比喻山野的隐居生活。
五湖:泛指江湖,象征自由。
三径:古代隐士门前的小路,象征隐居。
幽栖:幽静的隐居生活。
讯:询问。
名氏:姓名。
迂疏:疏远,孤僻。

鉴赏

这首宋朝赵友直的《漫兴二首(其一)》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态度和心境。首句“偃息林皋与世违”,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享受宁静生活的愿望,与世隔绝,自在逍遥。次句“兴来长啸不妨痴”,写出了诗人随性而为,无拘无束的生活情趣,即使偶尔发出长啸,也无人非议其痴态。

“素怀欲辟留侯谷,僻性耽茹角里芝”两句,诗人以留侯张良自比,渴望开辟一处像张良隐居的山谷一样的地方,沉溺于自然与道家思想,享受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这里的“角里芝”可能指的是道家传说中的仙草,象征着超脱世俗的追求。

“漫谓五湖真乐事,须誇三径足幽栖”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认为在山水之间过着简朴生活就是真正的快乐,无需追求世俗的繁华。最后,“时人何用讯名氏,久矣迂疏不自知”则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诗人不愿被世人打扰,早已忘却了自己的姓名,沉浸在自我世界中,悠然自得。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与隐逸生活的理想,以及对名利的淡然态度。

收录诗词(74)

赵友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夕

一叶井梧飘,双星忽相值。

却怜参与商,晤会当何夕。

形式: 五言绝句

卜居二首(其二)

吾宗本郊居,勤俭历几世。

礼失于野求,力耕真吾事。

古称识时务,必在贤与智。

用贻厥孙谋,无为忽去此。

去此亦不难,安居亡所恃。

形式: 古风

卜居二首(其一)

出郭虽超俗,尘嚣亦蕃骈。

以此感日蹙,拟耕牛山田。

溪湖相输灌,扁舟恣洄沿。

似兹安乐径,允可置一椽。

匪自耽寥寂,与彼坟墓牵。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己卯岁除夜

刚迎新岁至,俄惊岁复分。

烧灯明万户,爆竹响千门。

愁对梅花咏,强将柏叶吞。

经年心底事,明日付东君。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