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契诗

坎壈愚无计,恸哭老无泪。

居处近何适,隐遁远何暨。

爰来未尝恨,始恨金石契。

何朝镕而泥,亦暮泐以滓。

有美者伊人,平昔尝自谓。

此身敢自轻,实与刘向类。

孰如同姓忧,斧扆况忠对。

与我盛苏门,何人忍弃背。

顾彼苍蝇姿,须臾来附骥。

附骥只须臾,没身有臭嗜。

国中起四顾,谁门复擅势。

前日既居货,今日宜入市。

市王诚何知,多贱而少贵。

懦劣既先奔,强梁亦晚至。

俄然欣解榻,倏尔勇投袂。

烈烈参貔貅,堂堂得英卫。

云朔土即复,悝于颈当系。

如或骑猪归,铁甲遮羞愧。

功成麒麟阁,丹青更何视。

莫能为尔言,击指血迸溃。

况我本小人,西京仍已亟。

所得果几何,作诗深自励。

形式: 古风

翻译

困顿愚蠢无良策,悲伤老去无泪水。
居住何处才适宜,隐居远方又何方。
我来此地未曾悔,始料金石般坚固反成恨。
何时熔化成泥土,夜晚也会剥蚀成渣滓。
美人啊那女子,曾自诩清高无比。
我岂敢轻视自身,其实与刘向相似。
谁能像同姓亲朋,对我忠诚面对屏风。
与我在苏门共盛,谁忍心离我而去。
那些苍蝇般的小人,片刻间攀附骏马。
附马只是暂时,最终身败名裂。
国内众人环顾,权势归属何处。
昔日囤积货物,今日应入市场求售。
市场王者真无知,贱者多而贵者稀。
懦弱者率先逃窜,强悍者迟来参与。
忽然欢喜撤床榻,瞬间勇气激荡起袖。
英勇将士如猛兽,堂堂队伍得良将护卫。
北方云雾重归,颈上枷锁等待。
若骑猪归来,铁甲遮掩耻辱。
功成名就后,画像麒麟阁,再无他求。
无人能言说,我击掌血溅而出。
何况我本小人物,西京之事紧迫。
所获究竟几何,以此诗激励自己。

注释

坎壈:困顿、艰难。
愚:愚蠢。
恸哭:极度悲痛的哭泣。
居处:住所、居所。
金石契:坚固如金石的关系。
斧扆:古代宫殿中的一种屏风,象征君主。
苏门:指贤士聚集的地方。
附骥:比喻依附有权势的人。
没身:终身、直到死亡。
云朔:北方的云雾之地。
悝:忧虑、不安。
麒麟阁:古代表彰功臣的场所。
亟:紧急、迫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恨契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于忠诚和背叛的深刻反思。诗中,诗人自比为坎壈无计之人,感叹年老体衰,痛心于世态炎凉,昔日的朋友关系变得疏远。他提到自己曾对某人抱有深厚的信任,但如今这份信任被背叛,如同金石契约被熔化或风化。

诗人以“有美者伊人”暗指昔日的朋友,自比为刘向,强调自己不会轻易轻视自己,但现实却让他感到如同被背叛。他讽刺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即使片刻间攀附高位,最终也会因贪婪而败露。他对国家政局的担忧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都体现在对未来的预测和对过去的反思之中。

诗中还提到,如果能够有所作为,他宁愿像勇士一样投身于战斗,而非忍受屈辱。诗人期望国家能够恢复安宁,而他自己则可能面临困境,甚至可能因战败而蒙羞。最后,他以功成名就后被遗忘为警示,表达出对世态炎凉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犀利,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洞察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和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批判意味。

收录诗词(920)

晁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字:以道
  •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 生卒年:1059年—1129年

相关古诗词

政和元年正月一日作

元年元日日甲子,从自汉历来有三。

总把皇恩调玉烛,今朝独更觉春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春书

春色今朝见,羁人有好怀。

暄风催酒熟,细雨送花开。

魂梦迷梁苑,文章愧楚才。

重湖烟艇去,月下采珠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春晚

春晚何为尚絮袍,强寻乐事慰无寥。

锻声不让雨声急,花影争随幡影高。

莫问糇粮难卒岁,且无甲马在今朝。

书成泥首懒?榇,定是苍生不我遭。

形式: 七言律诗

柳集亡食虾蟆诗因有作

我读柳侯诗,不见虾蟆篇。

所亡谅非一,抚卷为慨然。

不应流落人,吟咏亦不前。

问尔胸中奇,何以能弃捐。

汤汤柳之水,渔无鲂与鳣。

背脊得虾蟆,樽俎荐春鲜。

莫言形貌恶,素蛾与婵娟。

柳侯比豢豹,赖以韩诗传。

如闻大吕方,乃无黄钟圆。

问之州鸠氏,政令恐不宣。

我尝求元唱,其深在九渊。

侯诗虾蟆美,人人垂馋涎。

虾蟆窃自惧,子孙将不延。

奈此文字何,偷攘付蜿蜒。

蜿蜒与虾蟆,腥介每相怜。

遂令连璧孤,不知今几年。

念我少年日,未识侯诗妍。

晚见海上老,口诵尽残编。

因之得扬搉,今古共周旋。

此老可补亡,已矣泪潺湲。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