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粤海关开放后,渔民生活的变化。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人过去与现在的生计差异,以及政策调整对渔民带来的福祉。
首句“粤海关开海舶过”,点明了事件背景——粤海关的开放,使得过往船只频繁,暗示着贸易的繁荣和海上活动的增加。这为渔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同时也可能带来竞争和挑战。
次句“渔人生计只渔蓑”,强调了渔民的传统生活方式,他们依靠渔蓑(一种捕鱼工具)维持生计。这里既有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尊重,也暗含了对渔民生活艰辛的同情。
接着,“从今不用愁饥馁”表达了政策调整后,渔民不再担心饥饿的问题。这可能是政府减免了渔业税赋或提供了其他形式的援助,使得渔民的生活有了保障。
最后,“鱼课承恩减已多”进一步说明了政策的利好,即渔业税收的减少。这不仅减轻了渔民的经济负担,也体现了政府对渔民的关怀和恩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渔民生活,展现了社会变迁对个体命运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政策改善民生的肯定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