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富洋院禅者

画破青山路一条,走鞭飞盖去何遥。

碍天岩树春先冷,锁院溪云昼不销。

霅上茗芽因客煮,海南沈屑为斋烧。

谁能学得空门士,冷却心灰守寂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沿着青山画出的道路前行,驾驭着马车疾驰而去有多远。
高耸入天的岩树似乎让春天都感到寒冷,溪边的云雾白天也无法消散。
霅水之上的茶叶因客人而被煮沸,南海的沉香屑成了我斋堂的香料。
谁又能像出家人士那样,让心如冰冷却,坚守寂静与孤独。

注释

画破:描绘出或划破。
碍天岩树:高耸入云的山岩树木。
锁院溪云:环绕庭院的溪边云雾。
霅上茗芽:霅水源头的新茶。
海南沈屑:来自海南的沉香屑。
冷却心灰:形容心境冷淡,心如死灰。
守寂寥:坚守寂寞与孤独。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良士所作,名为《寄富洋院禅者》。从艺术风格上看,这是一首写给寺院中修行者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佛法修持生活的赞美与向往。

"画破青山路一条,走鞭飞盖去何遥。"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深山古道的图景,其中“画破”二字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穿梭于自然之中的自由自在感觉。“走鞭飞盖”则形象地表达了行者急切寻求真理的心情和步履不停的决心。

"碍天岩树春先冷,锁院溪云昼不销。"

“碍天岩树”一词生动展示了深山古寺四周环境的幽静与寒冷。诗人通过“春先冷”和“昼不销”的对比,强调了时间在这里似乎凝固,自然界与修行者的内心世界都处于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状态。

"霅上茗芽因客煮,海南沈屑为斋烧。"

这两句诗描写了寺院中僧侣日常生活的一幕,“霅上茗芽”和“海南沈屑”都是指远方来到寺院的香料或药材,用以煮茶或供佛,展现出一种简朴而又庄重的宗教仪式。

"谁能学得空门士,冷却心灰守寂寥。"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僧侣修行生活的一种赞叹与向往。“空门士”指的是佛法中的清净之士,即那些已经达到心灵自由、超脱尘世的禅者。诗人通过“冷却心灰守寂寥”的表达,传递出对这种境界的无限羡慕。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寺院与僧侣生活的宁静与神圣,更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法修持、超脱世俗的心灵追求。

收录诗词(7)

郑良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九鲤湖

仄径倾崖不可通,湖岚林霭共溟濛。

九溪瀑影飞花外,万树春声细雨中。

覆石云闲丹灶冷,采芝人去洞门空。

我来不乞邯郸梦,取醉聊乘郑国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兴化高田院桥亭

到此溪亭上,浮生始觉非。

野僧还惜别,游客亦忘归。

月满千岩静,风清一磬微。

何时脱尘役,杖履愿相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七祖院小山

小巧功成雨藓斑,轩车日日扣松关。

峨嵋咫尺无人去,却向僧窗看假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十日菊

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

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