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走笔

忽忽不知秋已中,起来望尽江之东。

天风吹上一片月,万古有尽明无穷。

自歌自酌自起舞,失喜堕在明光宫。

须臾见云不见月,九州之外俱昏濛。

我狂绝叫天何聪,乾坤如此宁匆匆。

江流冥冥上有枫,云边又叫南飞鸿。

有酒且醉无酒可,有月不与无月同。

丈夫意气见石裂,直欲扫裂云皆空。

低徊一笑良自悟,事与变会谁其逢。

仰看云月勿复道,西风落山人睡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独自饮酒赏月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对宇宙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句“忽忽不知秋已中”,诗人似乎在不经意间发现秋天已经过半,流露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慨。接着,“起来望尽江之东”则表达了诗人起身远眺,试图寻找秋天的痕迹,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远方的向往。

“天风吹上一片月,万古有尽明无穷”两句,诗人将月亮比作被天风吹上的明珠,既赞美了月色的明亮,也暗示了月亮永恒不变的特质,与“万古有尽明无穷”形成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有限与宇宙的无限。

“自歌自酌自起舞,失喜堕在明光宫”描绘了诗人独自饮酒、唱歌、跳舞的场景,表现了他内心的喜悦与自由。而“失喜堕在明光宫”则可能暗喻诗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仿佛置身于光明的宫殿,忘却了世俗的烦恼。

接下来的几句“须臾见云不见月,九州之外俱昏濛”描述了云遮月的情景,象征着外界的混沌与变化。诗人通过“我狂绝叫天何聪,乾坤如此宁匆匆”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与质疑,对时间的流逝和宇宙的运行提出了思考。

“江流冥冥上有枫,云边又叫南飞鸿”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壮丽的画面,枫叶与南飞的大雁共同构成了诗人眼中的秋日景象。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生命的迁徙与轮回。

“有酒且醉无酒可,有月不与无月同”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即使没有酒,有月相伴也足以让他感到满足。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

“丈夫意气见石裂,直欲扫裂云皆空”则是诗人豪情壮志的体现,他渴望打破束缚,追求自由与真理。最后,“低徊一笑良自悟,事与变会谁其逢。仰看云月勿复道,西风落山人睡觉”则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收尾,诗人似乎从之前的沉思中得到了某种领悟,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最终在西风中安然入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对生命、宇宙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学意味的作品。

收录诗词(255)

何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塞野纵目

读书万卷不经济,懒境最佳工坐睡。

手持绿玉信步行,穿破麦花到林际。

萦回空谷含幽光,隐映深松发清吹。

北风掠野牧者谁,牛影参差霜草悴。

一牛閒卧意方安,童子何知鞭已至。

回头一望尽天南,高下千峰洒浓翠。

近村远浦合寒霏,落木平林归暮气。

世工善画贵逼真,悠悠真境谁能契。

古来文章亦如此,真处看来有深味。

竞为幻语欲幻人,敢向人前辨醒醉。

归来归来勿为留,幸有禽声媵予沸。

形式: 古风

高渊四时歌(其一)

春风东来汎幽谷,出门一笑人间绿。

新雨池塘柳带莺,嫩云洲渚沙眠犊。

一蓑一笠东西村,天高地下斯人存。

归来醒醉聊随意,翠树无言花满门。

形式: 古风

高渊四时歌(其二)

阳乌炎炎焦九土,老农吁嗟气如缕。

山中神化出移时,一片閒云半溪雨。

谁家金谷有凉台,葵扇桃笙争自媒。

清风却在长松下,不须用智不须才。

形式: 古风

高渊四时歌(其三)

杨柳矶头天万里,长笛一声风不起。

翠洒千峰日映烟,清涵双涧霞通水。

季鹰底事却思归,岂是鲈鱼轻别离。

晚知□悔又何益,湾头钓竿君好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