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试看汲古几何深,犹有馀波慰渴心。
谁把石栏移便坐,并邻又得一繁钦。
此诗《襄阳咏史(其三十八)仲宣井》由金末元初诗人李俊民所作。诗中以“汲古”开篇,寓意汲取古代文化的精髓,引出对仲宣井的感慨。诗人通过“犹有余波慰渴心”,表达了对古代文化深远影响的认同与感激,仿佛古代文化的甘泉仍在滋润着心灵的干涸。
接着,“谁把石栏移便坐,并邻又得一繁钦”两句,描绘了诗人坐在井边的情景,石栏的移动似乎是为了方便坐下来欣赏这历史的遗迹,而“并邻又得一繁钦”则暗示了诗人在此地找到了与古人对话的机会,内心充满了对历史人物仲宣的敬仰与共鸣。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同时也寄托了对历史的追思与对未来的展望。
不详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见说襄阳有古风,可怜耆旧老无功。
当年汉主龙兴地,尽在登楼四望中。
愤深藉馆年年祭,痛切夷陵岁岁祠。
不见征南遗爱地,至今泪堕岘山碑。
中原人物老书生,塞破乾坤万古名。
俗子不知碑尚在,一朝南渡愧荒伧。
亭亭霜干上参天,色黛皮苍老更坚。
当日不知谁手植,到今人与树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