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疏林荒宅古坡前,久住还因太守怜。
渐老更思深处隐,多闲数得上方眠。
鼠抛贫屋收田日,雁度寒江拟雪天。
身是龙钟应是分,水曹芸阁枉来篇。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诗人居住在一片疏林中的荒废宅院前,长时间的居住让他对这里产生了深厚的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发向往于深山中隐藏自己,以寻求心灵的安宁。他常常无所事事,数算着能够在高处安眠的时光。
诗中的“鼠抛贫屋收田日”和“雁度寒江拟雪天”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的秋收景象和大自然的寒冷气氛。这里的“龙钟”应指的是古代用来计时的工具,而“水曹芸阁枉来篇”则可能是诗人在赞美某个地方或事物的文学作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欣赏,以及他对时间流逝和生命价值的深刻感悟。诗句简洁明快,但又不失深远意境,体现了唐代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稍怜公事退,复遇夕阳时。
北朔霜凝竹,南山水入篱。
吟怀沧海侣,空问白云师。
恨不相从去,心惟野鹤知。
梅树与山木,俱应摇落初。
柴门掩寒雨,虫响出秋蔬。
枯槁彰清镜,孱愚友道书。
刊文非不朽,君子自相于。
因贫行远道,得见旧交游。
美酒易倾尽,好诗难卒酬。
公堂朝共到,私第夜相留。
不觉入关晚,别来林木秋。
丽句传人口,科名立可图。
移居见山烧,买树带巢乌。
游远风涛急,吟清雪月孤。
却思初识面,仍未有多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