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必恒所作的《方正学先生祠》。诗中通过“烽烟一夕逼南畿”描绘了战争的紧迫与紧张氛围,紧接着“痛绝孤臣泪血挥”表达了对战乱中孤臣的深切同情。接下来的“十族可堪同蔓草,九重亦自愧麻衣”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和无辜者的悲惨命运。
“金川燕子飞还出,玉垒龙孙去不归”则以燕子和龙孙的生死离别,象征着战争中生灵涂炭的惨状。最后,“祠宇高皇幸邻近,一抔钟阜共斜晖”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以及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同时也寄托了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先贤的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