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葛大川喜王君相过并寄吴思道

君恩曾未报纤埃,倦绪淹时郁不开。

高义不忘辕下旧,好音常自日边来。

欣逢雅好非空至,顿感阳春泛酒回。

早晚退朝红蕊下,细谈陈迹共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次韵葛大川喜王君相过并寄吴思道》。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来访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首联“君恩曾未报纤埃,倦绪淹时郁不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虽有君恩未报,却因长时间的疲惫和忧郁而难以释怀。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君恩与个人情感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颔联“高义不忘辕下旧,好音常自日边来”转而表达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待。高义不忘,意味着对过往友情的珍视;好音常自日边来,则寄托了对未来美好事物的期盼。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既有对往昔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憧憬。

颈联“欣逢雅好非空至,顿感阳春泛酒回”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友人来访的喜悦之情。雅好非空至,表明友人的到来并非偶然,而是有深厚情谊的体现;顿感阳春泛酒回,则生动地描绘了在友人陪伴下的欢聚场景,仿佛春天的温暖与酒香一同弥漫开来,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尾联“早晚退朝红蕊下,细谈陈迹共馀杯”则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口吻,展望了未来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早晚退朝,暗示了官场生活的忙碌,而红蕊下则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友人细谈陈迹,共享余杯,体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过往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生活哲理的作品。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吕吉甫第乃谢镇西故居中间常为佛刹而双桧则旧物也刘梦得有诗因赋其韵

故国悲凉古木奇,势分庭下蔚相差。

霜根半露出林虎,昼影全舒破贼旗。

宝界曾回铺地色,节旄还映插云枝。

刘郎风韵知难敌,儒帅端能表异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张湛然兄弟所居壁时谒之不见

乐全老子如星日,真一仙人似凤鸾。

早岁光明均照耀,异时文彩避高寒。

低回气类追千劫,邂逅风流得二难。

环堵萧然清彻骨,却疑深雪卧袁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李去言相别二年忽得书知在吴中答书偶成

宦路相逢一笑休,共知身世两虚舟。

楚材有用谁青眼,赵将无功枉白头。

会见姓名通北阙,何妨风韵冠南州。

求田接武如凫鹥,只欠元龙百尺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与圭元白相别之次日大雪火边有怀其人

上人偶作十日留,才别便觉如三秋。

应觉拥炉华藏客,不知对雪姑溪愁。

清诗字字吟可老,冷日愔愔谁见投。

愧我霜髯不用剪,寒灰拨尽欲何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