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适

清和巷陌单衣后,绿润轩窗午饷馀。

曲曲素屏围倦枕,斜斜筠架阁残书。

松阴坐石闲看鹤,山寺寻僧晚跨驴。

此段家风君试看,京尘扑帽独何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在春光明媚的小巷中,人们穿着单衣之后,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洒满室内。
弯曲的白色屏风围绕着疲惫的枕头,竹架上散落着未读完的书籍。
在松树的阴凉下,悠闲地坐着观看白鹤,傍晚时分去山寺寻找僧人,骑着小毛驴。
请你看看这样的家庭氛围,你我在京城的尘土中,帽子都被灰尘扑满,心境如何呢?

注释

清和:春光明媚。
巷陌:小巷。
单衣:轻薄衣物。
绿润:绿色滋润。
轩窗:窗户。
午饷:午餐后。
素屏:白色屏风。
倦枕:疲惫的枕头。
筠架:竹架。
残书:未读完的书。
松阴:松树下的阴凉。
闲看:悠闲观看。
鹤:白鹤。
山寺:山上的寺庙。
僧:僧人。
跨驴:骑驴。
家风:家庭氛围。
京尘:京城的尘土。
扑帽:灰尘扑满帽子。
独何:怎么样。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南宋诗人陆游在春日午后的生活情景。"清和巷陌单衣后",写的是天气转暖,诗人穿着轻便的单衣漫步在清静的小巷中。"绿润轩窗午饷馀",则展示了午后的宁静时光,窗户边的绿色植物显得格外滋润,可能是诗人刚刚享用过午餐。

"曲曲素屏围倦枕,斜斜筠架阁残书",诗人回到室内,疲惫时倚着雕花的白色屏风小憩,书架上散落着未读完的书籍,透露出一种闲适与书香的气息。

"松阴坐石闲看鹤",诗人坐在松树下的石头上,悠然地看着白鹤,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山寺寻僧晚跨驴",傍晚时分,他骑着驴子去山寺寻找僧人,可能是在寻求精神上的交流或禅修。

最后两句"此段家风君试看,京尘扑帽独何欤",诗人以自家的闲适生活与京城的尘世喧嚣相对比,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京都尘世生活的疏离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生活的态度,以及对自然和精神世界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书逆旅壁

百忧袭暮年,怀抱日骚屑。

虽云归故乡,何异万里客。

穷冬迫寒饿,凛有在陈厄。

驾言适近村,惨惨天欲雪。

人沽村市酒,马齧山坡麦。

旅炊杂沙土,得饱何暇择。

手皲若龟兆,面槁无人色。

士穷自其分,所幸全大节。

功名已甑堕,身世真瓦裂。

不学玉关人,饥鹰方夜掣。

形式: 古风

书斋壁二首(其一)

老病人扶气力微,阑干西角立斜晖。

流年冉冉功名误,新冢累累故旧稀。

仗马曾鸣宜永弃,牧羝虽乳敢言归。

住庵活计无多子,只要筇枝与衲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书斋壁

平生忧患苦萦缠,菱刺磨成芡实圜。

天下不知谁竟是,古来惟有醉差贤。

过堂未悟钟将衅,睨柱宁知璧偶全。

自笑为农行没世,尚如惊雁落空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书病

暮年虽病不甚剧,啜药啖粥犹自力。

今年七月风眩作,儿子在前不能识。

杯中药冷呼不醒,全家相顾无人色。

昏昏但思向壁卧,虫臂鼠肝宁暇恤。

医巫技殚欲敛手,天高鬼恶吁莫测。

偶然得活出望外,扶杖下床犹屡踣。

读书心在目力短,袖手坚坐到窗黑。

无功禄食四十年,叹息此责何由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