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冬至一阳来服,三旬增一阳爻。月中复卦溯晨潮。
望罢乾终姤兆。日又别为寒暑,阳生复起中宵。
午时姤象一阴朝。炼药须知昏晓。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张伯端的《西江月·其九》。从词中可以看出,张伯端在描述冬至这一天气的变化和自然界的景象。
"冬至一阳来服,三旬增一阳爻。" 这两句描绘了冬至后,太阳逐渐回暖,阴气减少,阳气加强的过程。这是对中国古代哲学中阴阳变化的一种写照,也反映了自然界在冬至之后开始向春天转变。
"月中复卦溯晨潮。望罢乾终姤兆。" 这两句则是在描绘夜晚星象的变化,可能是指观察天象以预测未来之兆。这部分文字较为抽象,需要结合古代星相知识来深入理解。
"日又别为寒暑,阳生复起中宵。午时姤象一阴朝。" 这几句表达了白昼与夜晚、寒冷与酷热交替的景象,以及自然界在这种变化中的和谐统一。其中,“午时姤象一阴朝”可能是在说午后阳气达到顶峰,开始向阴气转换。
"炼药须知昏晓。" 最后的这句,很有可能是在比喻人生的修炼过程,也是对时间流逝和自然规律的体悟。在古代文化中,“炼药”常常象征着道家修炼之术,这里则可能在比喻如何在昏晓(即早晚)这两种不同状态下,寻求生命的平衡与和谐。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宇宙规律和生命节奏的深刻理解。
不详
丹是色身至宝,炼成变化无穷。更于性上究真宗。
决了死生妙用。不待他身后世,现前获福神通。
自从龙虎著斯功。尔后谁能继踵。
天地才经否泰,朝昏好识屯蒙。辐来辏毂水朝宗。
妙在抽添运用。得一万般皆毕,休分南北西东。
损之又损慎前功。命宝不宜轻弄。
人我众生寿者,宁分彼此高低。法身通照没吾伊。
念念体分同异。见是何曾是是,闻非未必非非。
往来诸用不相知。生死谁能碍你。
若要真铅留汞,亲中不离家臣。木金间隔会无因。
须仗媒人勾引。本性爱金顺义,金情恋木慈仁。
相吞相陷却相亲。始觉男儿有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