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忆永和兄弟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一只小船挂起了征帆,直下吴中,不知走了多远。只记得,几回回停舟,几回回解缆。
冬日的阳光迷漾清寒,云彩仿佛被冻住了。空阔的江面上没有刮风,浪也翻卷。
故乡的青山常常在眼前浮现;深秋的大雁啼鸣声声,牵动着我的思乡之情。
船工突然捉住了一条从南方故乡来的鲤鱼;赶快杀掉它吧,也许鱼腹中装着家书。

注释

永和:地名,今吉安县永和镇。
吴帆:指舟行的目的地。
系缆:系住缆绳,指停船。
家山:家乡之山。
常在眼:谓家山虽从视线中消失,但仍时时浮现在眼前。
寒雁:深秋之雁。
关情:南飞之雁鸣,牵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长年:古代对船工的称呼。
南来鲤:从南方故乡来的鲤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舟行忆永和兄弟》,表达了诗人乘船远行时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首句“一挂吴帆不计程”描绘了诗人扬帆起航,行程遥远的情景,显示出决心与无奈。次句“几回系缆几回行”通过反复的系缆和航行动作,强化了旅程的艰辛和思乡之情。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亦生”两句,运用环境描写,寒冷的天气使云彩都仿佛凝固,江面虽无风却仍有波浪翻滚,寓言旅途中的艰难险阻,也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虑。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写诗人眼中始终浮现着远方的家乡景色,而听到南飞的大雁叫声,更勾起了他对兄弟的深深思念。大雁作为传信的象征,诗人期待着能像得到南来的鲤鱼那样,收到家书。

最后,“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急遣烹”以生动的比喻收尾,诗人想象自己突然收到家书,急忙烹鱼取信,表达了对亲情通信的渴望和急切心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舟行途中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家书的期盼。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西美司书赋生玳瑁佳篇仍索鄙句奉和一首

衷甲藩身却误身,谁教全体点斑鳞。

幸容生致池中物,忍使刳为席上珍。

剩买鱼盐便尔性,閒随龟鹤称吾真。

却思御合纹如豆,侍食钧天二十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邦衡生日用旧岁韵

翊戴南阳第一春,驰驱北伐太原津。

天开今代风云会,运应中兴岁月新。

霖雨正宜苏大旱,清风未可作闲人。

一杯安足为公寿,看饮思堂万斛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邦衡再和再次韵

金华绝出气凌霞,不愧君王坐赐茶。

商岭烹来思旧样,洛泉煎处叹新芽。

诗评未怕人生瘿,盐济惟防贼破家。

剩欲苍生苏息否,刚严须是相王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邦衡再送二诗一和为甚酥二和牛尾狸(其一)

金谷烹煎岂我徒,磨舂争语夜阑厨。

六年不赐汤官饵,除日犹分刺史酥。

小惠无多真画饼,大篇有味胜清醐。

遥知发羃烘堂处,不见蒸鹅只瓠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