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马

关树晚苍苍,长安近夕阳。

回风醒别酒,细雨湿行装。

习战边尘黑,防秋塞草黄。

知君市骏马,不是学燕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关闭的树林傍晚时分显得深青色,长安城靠近了落日余晖。
回旋的风儿吹醒了离别的酒意,细雨润湿了远行的衣裳。
操练备战让边境的尘土变黑,为防范秋天的敌袭,边塞的草也泛黄了。
我知道您买骏马不是为了像燕王那样游乐。

注释

关树:关闭的树林,指傍晚时林木幽深的样子。
晚苍苍:傍晚时分天色深青,形容时间已晚。
长安:古都名,这里代指国都。
夕阳:傍晚的太阳。
回风:回旋的风。
醒别酒:使离别之酒意清醒,意指风吹散了酒意,也指离别情绪被风唤醒。
细雨:小雨。
行装:旅行或远行的装备、衣物。
习战:练习作战,指军事训练。
边尘黑:边境因战争而尘土飞扬,形容战事频繁。
防秋:古代北方防御外敌秋季入侵的军事措施。
塞草黄:边塞的草变黄,借以描绘秋季景象,也有萧瑟之意。
知君:我知道你。
市骏马:购买骏马。
不是:并非。
学燕王:效仿燕王,典故中燕王喜好玩乐,这里比喻无大志或非为游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要启程的旅人在关树边依依不舍之情。开头两句“关树晚苍苍,长安近夕阳”设置了一个时间和空间的背景,黄昏时分,长安城近在咫尺,给人以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

接下来的“回风醒别酒,细雨湿行装”两句,则具体描写了旅人的离别之情。这里的“回风”和“细雨”,都是表达秋天萧瑟气候,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心中的哀愁。而“别酒”则是古代送别常见的情景,人们在分别时饮酒以示思念。

紧接着,“习战边尘黑,防秋塞草黄”两句,转而描绘了边疆的荒凉与战争的氛围。这里的“习战”,意味着久经战乱;“边尘黑”则是对战争环境的直接描写;“防秋”和“塞草黄”则勾勒出一幅边塞秋末萧瑟图景,反映了边疆地区的艰苦与荒凉。

最后,“知君市骏马,不是学燕王”两句,则透露了旅人此行的目的——购买良马,并通过“不是学燕王”的说法,表明这位旅人并非为了追求奢侈生活,而可能有着更为深远的目的或理想。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感情色彩,更描绘了一幅唐代边塞生活和战争氛围的生动画面。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虢州酬辛侍御见赠

门柳叶已大,春花今复阑。

鬓毛方二色,愁绪日千端。

夫子屡新命,鄙夫仍旧官。

相思难见面,时展尺书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题山寺僧房

窗影摇群木,墙阴载一峰。

野炉风自爇,山碓水能舂。

勤学翻知误,为官好欲慵。

高僧暝不见,月出但闻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题永乐韦少府厅壁

大河南郭外,终日气昏昏。

白鸟下公府,青山当县门。

故人是邑尉,过客驻征轩。

不惮烟波阔,思君一笑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题新乡王釜厅壁

怜君守一尉,家计复清贫。

禄米尝不足,俸钱供与人。

城头苏门树,陌上黎阳尘。

不是旧相识,声同心自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