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

南海观元夕,兹游古未曾。

人间大竞渡,水上小烧灯。

世事争强弱,人情尚废兴。

孤臣腔血满,死不愧庐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在南海观赏元宵夜,这样的游历自古未尝有。
人间热闹如大规模赛舟,水上则是点着小灯笼的景象。
世间万物都在争夺胜负,人情世故起伏不定。
我这孤臣内心充满悲愤,即使死去也无愧于庐陵之地。

注释

兹游:这次游历。
古未曾:从未有过。
大竞渡:大规模赛舟活动。
小烧灯:小灯笼。
世事:世间之事。
争强弱:争夺胜负。
人情:人情世故。
尚:还,仍然。
废兴:兴衰起伏。
孤臣:孤独的臣子。
腔血:满腔热血。
庐陵:地名,古代行政区划,今江西吉安一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 元宵(元夕,即元宵节,相当于现在的元宵节或情人节)夜晚的景象。"南海观元夕"表明诗人在南海(可能指广州一带)观赏元宵时的情景。"兹游古未曾"则强调这次旅行是前所未有的体验。

接着,"人间大竞渡"和"水上小烧灯"两句勾勒出节日夜晚人们争相过海、放灯火的热闹场面,其中"竞渡"可能指的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民俗活动,而"烧灯"则是元宵节传统习俗之一,表现了人间的情感纷争和欢庆气氛。

诗中的"世事争强弱,人情尚废兴"两句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竞争与人性的复杂多变,指出在这表面的热闹和喜悦之下,实际上仍旧存在着强者与弱者的较量以及人心中对过往繁华的怀念。

最后,"孤臣腔血满,死不愧庐陵"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忠诚与牺牲精神。"孤臣"指的是无助的忠臣,而"腔血满"则象征着心中的悲愤和对国家的深沉忧虑。而"死不愧庐陵"则表明即使面临死亡,也不会感到羞愧,因为自己的行为是正义的,庐陵可能隐喻着忠诚的象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元宵夜晚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洞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忠臣所持有的坚定信念。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元夕(其一)

灯火喧三市,衣冠宴九宸。

金吾不禁夜,公子早行春。

梦断青山远,愁侵白发新。

燕山今夕月,清影伴孤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元夕(其二)

飘零竟如此,元夕几堪怜。

南国张灯火,燕山沸管弦。

相思云万里,剩看月三年。

笑与东风道,浮生信偶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元日(其二)

惭愧云台客,飘零雪满毡。

不图朱鸟影,犹见白蛇年。

宫殿荒烟隔,门庭宿草连。

乾坤自春色,回首一潸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元日

铁马风尘暗,金龙日月新。

衣冠怀故国,鼓角泣离人。

自分流年晚,不妨吾道春。

方来有千载,儿女枉悲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