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子肃子仪兼寄子进

自君来主玉光亭,老柳频看秃又青。

鸡黍欣留故人饭,文书恶杂长官厅。

乡来念别今真去,从此微言孰为听。

伯氏应门季同役,叹予无策佐扬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自从你来到玉光亭,老柳树也频频换新青。
热情款待你,留下鸡肉米饭共进餐,但文书繁杂让长官厅增添烦恼。
回忆当初离别,如今真的要离去,今后谁来倾听那些深意的话语。
兄长应门,弟弟一同忙碌,我感叹无计助你扬帆远航。

注释

自:自从。
君:你。
来:到来。
主:主持。
玉光亭:玉光亭(地名)。
老柳:老柳树。
频看:频繁观看。
秃又青:枯黄后又转绿。
鸡黍:鸡肉米饭(招待客人的食物)。
故人:老朋友。
饭:饭食。
文书:公文。
恶杂:繁多且杂乱。
长官厅:长官的办公室。
乡来:当初。
念别:怀念分别。
今真去:现在真的要离开。
微言:含蓄而重要的言语。
伯氏:兄长。
季:弟弟。
同役:一同忙碌。
叹:感叹。
予:我。
策:办法。
佐:辅助。
扬舲:扬帆航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送孙子肃子仪兼寄子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孙子孙儿们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首句“自君来主玉光亭”描绘了孙子主持玉光亭的场景,暗示他们过去的时光;“老柳频看秃又青”通过老柳的变化,寓言岁月流转,人事更迭。

“鸡黍欣留故人饭”表达了诗人对孙子们友情的珍视,希望他们在离别前能共度温馨时光;“文书恶杂长官厅”则反映了现实中的公务繁忙,与前文的亲情氛围形成对比。

“乡来念别今真去”直接点明了离别的主题,诗人感伤地意识到孙子即将离开,不禁怀念起过去的相聚。“从此微言孰为听”表达了对孙子们离去后无人能再聆听自己深沉教诲的遗憾。

最后两句“伯氏应门季同役,叹予无策佐扬舲”中,“伯氏应门季同役”描述了兄弟俩共同承担家务的场景,而“叹予无策佐扬舲”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无法陪伴孙子们远行的无奈和叹息,表达了深深的关切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亲情的眷恋,又有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赵蕃深厚的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3728)

赵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字:昌父
  • 号:章泉
  • 籍贯:郑州
  • 生卒年:1143年~1229年

相关古诗词

送成父弟赴补试兼属同行亲友

南省新升弟子员,诏来郡国亦详延。

百年涵养期为用,一日选抡非所先。

珍重好营当暑服,丁宁休觅候潮船。

故知同役皆亲友,莫忘书来慰目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邢大声宏音二首(其二)

不独论新昏,晏晁原老亲。

见来能几日,别去忽今晨。

圣代无迁贾,明时岂避秦。

长沙武陵地,行乐恐伤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邢大声宏音二首(其一)

客里送行人,情钟况所亲。

絮飘吟帽雪,花杂马蹄尘。

何处为寒食,还家尚及春。

园林检校事,欠酒著诗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吴提刑赴召三首(其三)

只道边城狱讼稀,那知亦有造空为。

不惟宽大难容止,正畏精明莫可欺。

已矣榜敲成俗吏,怀哉香火奉湘祠。

傥蒙一纸闻天奏,便是吹嘘送上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