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抱零陵郡,山藏钴鉧潭。
古人如水去,祠树与天参。
述作笼诸子,风骚迫二南。
后来窃时誉,吾辈得无惭。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所作的《柳先生祠》诗,描绘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敬仰之情,以及对文学传统的深刻感悟。
首联“江抱零陵郡,山藏钴鉧潭”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柳先生祠所处的自然环境,江水环绕着零陵郡,群山之中隐藏着钴鉧潭,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颔联“古人如水去,祠树与天参”则表达了对逝去先贤的怀念,将时间的流逝比作流水,强调了历史人物虽已远去,但他们的精神与事迹如同高耸入云的祠树,与天齐高,永存人间。
颈联“述作笼诸子,风骚迫二南”进一步揭示了柳先生在文学上的贡献,他的作品如同网罗了众多后学,影响深远,其文风与才华逼近了《诗经》和《楚辞》这样的古典文学巅峰,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创新。
尾联“后来窃时誉,吾辈得无惭”则是诗人自谦之语,表达了对自身能否达到前辈高度的自我反思,同时也对后世学者提出了期待,希望他们能超越前人,不愧于时代赋予的荣誉。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柳先生及其文学成就的崇敬,也蕴含了对历史传承与个人追求的深邃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作品。
不详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桂林南望远,山路与云连。
浅水清涵石,攒峰乱刺天。
干戈仍岁月,瘴疠接风烟。
蛮寇何能定,边氓亦可怜。
过岭冬犹热,缘山夜未宁。
树残兵后赭,草发烧馀青。
西寇迷仙雾,南人候使星。
民居日稀少,惟见短长亭。
冬入安南国,云迎使者轺。
郡闻秦日置,柱想汉时标。
江路篁犹箨,山田稻始苗。
皇恩函远迩,行役不辞遥。
世祖初开业,安南早贡琛。
国蟠蜗角小,地接犬牙深。
使节犹频入,蛮兵莫见侵。
数州须拯恤,万感寄登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