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綵

姹女矜容色,为花不让春。

既争芳意早,谁待物华真。

叶作参差发,枝从点缀新。

自然无限态,长在艳阳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美女自夸容貌美,与春花相比毫不逊色。
既然竞相争艳于早春之际,哪还在乎是否展现出万物真实的华彩。
叶片参差不齐地生长,树枝点缀出崭新的生机。
自然而然流露出无限的姿态,永远沐浴在明媚的朝阳之中。

注释

姹女:美女。
矜:自夸。
容色:容貌。
让:逊色于。
春:春天的花朵。
既:既然。
争芳意早:竞相在早春时节争艳。
谁待:哪还等待。
物华真:万物真实的华彩展现出来。
叶:叶片。
作:呈现出。
参差:长短不齐,不规则。
发:生长。
枝:树枝。
从:开始。
点缀:装饰,增添。
新:新鲜,新生。
自然:自然而然。
无限态:无数种姿态,指变化多端,形态各异。
长:长久地,一直。
在:处于。
艳阳晨:明媚的早晨,阳光灿烂的清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花卉竞妍图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留恋。其中,“姹女矜容色”一句以“姹女”比喻花朵,形象地表达了它们自视颇高、争奇斗艳的情态。接下来的“为花不让春”则深化了这一意境,意味着这些花朵如此盛放,以至于连春天也要与之争妍。

紧接着,“既争芳意早,谁待物华真”进一步强调了花朵间的竞艳之情,它们在初春时节就急不可待地展现自己的美丽,不必等到其他事物变得完美。这种急切反映出诗人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惜和渴望。

“叶作参差发,枝从点缀新”则是对花卉之美的细腻描绘,用以形容其生长姿态之美丽。这里,“参差”指的是不规则而又自然的样子,而“点缀”则形象地描述了花朵分布在枝头的状态,显得既随意又和谐。

最后,“自然无限态,长在艳阳晨”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永恒存在的美好愿望。诗人希望这些花卉能够在明媚的阳光中永远保持它们的姿容,不被时间所消逝。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美的无限憧憬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花卉之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中的美好瞬间的珍视与留恋,以及对自然界中永恒之美的向往。

收录诗词(219)

张九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字:子寿
  •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 生卒年:678-740

相关古诗词

敕赐宁王池宴

贤王有池馆,明主赐春游。

淑气林间发,恩光水上浮。

徒惭和鼎地,终谢巨川舟。

皇泽空如此,轻生莫可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晚霁登王六东阁

试上江楼望,初逢山雨晴。

连空青嶂合,向晚白云生。

彼美要殊观,萧条见远情。

情来不可极,日暮水流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晨出郡舍林下

晨兴步北林,萧散一开襟。

复见林上月,娟娟犹未沈。

片云自孤远,丛筱亦清深。

无事由来贵,方知物外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