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还邀二三子,共到凿龙游。
阴壑泉初动,春岩气欲浮。
竹藏深崦寺,人渡晚川舟。
始觉山风急,归鞍不自留。
梅尧臣的《春日游龙门山寺》描绘了诗人邀请友人一同游览龙门山寺的春日景象。首句“还邀二三子”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亲密关系和共享美景的雅兴。接着,“共到凿龙游”暗指龙门山的奇特景观,可能是指山势如龙,富有神秘色彩。
“阴壑泉初动”写出了山谷中泉水在春天开始涌动,透露出生机盎然的气息。而“春岩气欲浮”则进一步描绘了山岩间春意渐浓,仿佛气息都浮动起来的画面。诗人通过“竹藏深崦寺”展现了山寺隐于翠竹之间的宁静与禅意,以及“人渡晚川舟”描绘了傍晚时分,人们乘舟过河的恬淡画面。
最后两句“始觉山风急,归鞍不自留”,诗人被山间的清风所触动,感觉时间飞逝,以至于在游玩中都不自觉地忘记了归程。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龙门山寺的景色,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浓淡云无定,凄微气宇寒。
鸠鸣桑叶吐,村暗杏花残。
客子行裘薄,春塘野水宽。
轻雷欣已发,谬作采茶官。
云压花房冷,风开柳絮迟。
幽人宿酲在,静馆昼眠时。
欲雨天无雨,将丝鬓未丝。
孔融过五十,岁月已堪悲。
风味正不寝,骤来寒气增。
檐斜滴野箨,窗缺摇春灯。
孺子睡中语,归人行未能。
前溪波暗长,定已没滩棱。
蛟龙上汉鱼潜动,梁栋生云燕未知。
风点稍闻寒瓦急,玉条初向画檐垂。
何郎夜听应逢句,谢朓朝观必有诗。
老大莫将文字困,为公牵强不胜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