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其五)

昔有虫沙主,黄龙咤真符。

遥遥翠微间,锄云建名都。

歌舞未及终,敌兵已在途。

五马朝洛京,身竟为死俘。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历史的沉痛记忆,充满了对过往辉煌与瞬间衰败的深刻反思。开篇“昔有虫沙主,黄龙咤真符”两句,以“虫沙主”暗喻昔日的统治者,用“黄龙咤真符”象征权力与威严,但紧接着的转折“遥遥翠微间,锄云建名都”,描绘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翠微间代表了理想的乌托邦,而“锄云”则暗示了建立在虚幻基础上的名都,预示着繁华背后的空洞。

“歌舞未及终,敌兵已在途”这两句将画面拉回现实,生动地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歌舞还未结束,敌人就已经迫近,寓意着美好愿景的破灭和危机的降临。最后,“五马朝洛京,身竟为死俘”则点明了故事的结局,五马朝向洛京,象征着统治者的尊严与权力,然而最终却成为了敌人的俘虏,表达了对权力易逝、英雄末路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脆弱,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和深邃的历史洞察力。

收录诗词(716)

李云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兴(其六)

凉风日夕至,吹我瑶石台。

严霜被野草,嗷嗷清猿哀。

俯视见流光,忽然动中怀。

寂寞天华宫,岂无歌舞来。

焉见安期生,羽衣变寒灰。

形式: 古风

杂兴(其七)

夭夭桃李花,灼灼春山道。

西风一夕起,零落同衰草。

岂不恋芳华,嗟哉秋已老。

自非松与柏,憔悴谁能保。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杂兴(其八)

徘徊衡门下,独处无与邻。

登高望故原,倏已秋非春。

萧艾被崇冈,兰玉蔽荆榛。

岂不怀君子,欲往道无因。

天运既如此,已矣勿复陈。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杂记八首(其一)

茅斋近接野人庐,竹径松阴十亩馀。

巢鹤数声清梦晓,碧桃花下检丹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