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情.沐发

腻滑青螺宝髻黏,金盘香水吸寒蟾。

指尖巧弄琅玕影,楚发轻披云母帘。

掠雾暗疑星点点,拂波深见玉纤纤。

起来乱绾慵双凤,熏彻沉檀强自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翻译

细腻如青螺的发髻紧贴,如同宝石般闪耀,她用金盘盛着香水,吸饮那如寒月的液体。
指尖灵活地舞动,映照出琅玕般的光芒,她的秀发轻轻披过云母制成的帘幕。
在雾气中穿梭,仿佛星星点点,拨动水面,纤细的手指若隐若现。
起身时,随意地挽起长发,像慵懒的凤凰,尽管疲惫,还是点燃沉檀香以增添活力。

注释

腻滑:形容头发光滑细腻。
青螺:比喻女子美丽的发髻。
宝髻:华丽的发髻。
黏:紧贴。
金盘:精致的金属盘子。
寒蟾:比喻清冷的月光或香水。
琅玕:美玉,这里形容手指或光芒。
云母帘:用云母装饰的帘子。
掠雾:穿过雾气。
星点点:形容模糊的星光。
玉纤纤:形容女子的手指纤细如玉。
慵双凤:慵懒的凤凰,可能指女子的发髻造型。
沉檀:一种香料,此处指熏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晨曦中梳妆的情景,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写,展现了古代女性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观念。

“腻滑青螺宝髻黏”一句,形象地刻画出了女子头上的装饰——青螺,这是一种用螺壳制成的发饰,它闪耀着珍珠般的光泽,并且在灯火下更加鲜明夺目。"金盘香水吸寒蟾"则是女子梳妆时所用的香水,金盘中盛放着香水,这种细节描写不仅展示了当时女性的生活品味,也体现了诗人对细节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接下来的“指尖巧弄琅玕影”和“楚发轻披云母帘”,则是女子梳妆时的动作描写。"指尖巧弄"表明梳妆是一种需要极高技艺的行为,而"轻披"一词,则给人以柔美之感,彰显了古代女性的温婉与娇媚。

“掠雾暗疑星点点”和“拂波深见玉纤纤”,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掠雾"和"拂波"两词,都体现了诗人对于光线与水波的细腻感受,而"星点点"和"玉纤纤"则增加了画面上的动态美。

最后,“起来乱绾慵双凤”和“熏彻沉檀强自添”,则是女子梳妆后的状态。"起来"表明梳妆的过程已经结束,而"乱绾慵双凤"中的"乱绾"可能指的是发髻未整或是装饰品散落的情形,"熏彻沉檀强自添"则透露出女子对自己容貌和气质的追求,想要通过香气来增添自己的魅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古代女性的日常生活,更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审美观念以及诗人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32)

张玉娘(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一贞居士。南宋女词人。出身仕宦世家。自幼聪慧异常,工女红,好读书,过目成诵。擅诗词,时人以汉班昭比之。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 字:若琼
  • 籍贯:处州松阳(今浙江松阳)
  • 生卒年:1250 ~1277

相关古诗词

游春

侍儿传野约,趣伴出邻姬。

竹外花迎佩,溪边柳笑眉。

春随流水远,日度锦云迟。

拾翠人争问,含羞独有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新燕忆女弟京娘

三月江南绿正肥,阴阴深院燕初归。

乱衔飞絮营新垒,閒逐花香避绣帏。

却笑秋风红缕在,独怜旧事玉京非。

兰闺终日流清泪,愧尔双飞拂落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暮春夜思

夜凉春寂寞,淑气浸虚堂。

花外钟初转,江南梦更长。

野春鸣涧水,山月照罗裳。

此景谁相问,飞萤入绣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石榴亭诸父夜酌

永漏报高阁,榴亭出夜筵。

紫檀熏宝鼎,银烛散青烟。

灵籁生修竹,香风入夏弦。

露浓罗袖重,歌遏酒杯传。

诸妇酣春梦,双娥失翠钿。

玉山推不倒,看月背花眠。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