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丞相庆七十五首(其三)

渤海兵戈静,全淮版籍归。

红缫蚕茧大,紫擘蟹螯肥。

柳港添生色,榆关閟杀机。

君王新御殿,莫使谏书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渤海地区战事已停息,整个淮河流域领土回归。
红色的蚕丝茧子硕大,紫色的螃蟹螯肉鲜美。
柳树港边生机盎然,榆关附近隐藏着杀伐的气息。
新的宫殿刚刚启用,切勿让劝谏的奏章变得稀少。

注释

渤海:指渤海地区。
兵戈:兵器和战争。
静:停止,平静。
全淮:整个淮河区域。
版籍:行政区划,户籍。
红缫:红色的蚕丝。
蚕茧:蚕吐出的丝结成的茧。
紫擘:紫色的蟹螯。
肥:丰满,肥美。
柳港:有柳树的港口。
生色:增添生机。
榆关:古代边关,此处可能指山海关。
閟:隐藏,潜藏。
君王:帝王。
御殿:皇帝的新宫殿。
谏书:劝谏的奏章。
稀:少,稀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祥和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开篇“渤海兵戈静,全淮版籍归”表明边疆安宁,战争的烽烟已远,百姓回归故土,呈现出一片太平盛世的局面。“红缫蚕茧大,紫擘蟹螯肥”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蚕食桑叶生长迅速,蟹螯肥壮,显示出大自然的繁荣与生命力。

“柳港添生色,榆关閟杀机”一句中,“柳港”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的名字,而“添生色”则是景色因春天的到来而更加鲜明;“榆关閟杀机”中的“榆关”也许是某地的地名,"閟杀机"则隐含着警觉与防备之意,可能是在提醒或暗示着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最后,“君王新御殿,莫使谏书稀”则是对统治者的忠告,希望君主能够常居于新的宫殿之中,亲政理事,不要让进谏的文书变得稀少。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安定与君王智慧统治的期望。

从艺术表现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丰富,每个字、每一句都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内涵。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切表达,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背景融为一体,展现了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318)

吴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 字:叔永
  • 籍贯:潼川
  • 生卒年: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寿丞相庆七十五首(其二)

昨夜闻宣锁,虚皇注意深。

三师分汉制,一尺泻商霖。

未白忧边发,仍丹报国心。

黄封留寿酒,且把斗杓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寿安宣相(其一)

皛然老子本冲夷,起为苍生护北陲。

边吏皆能问司马,市人曾不识安期。

拊摩鲐背应耆艾,舒卷龙韬自崛奇。

九老图中张白后,合添同甲一篇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寿安宣相(其三)

上谓无官可报卿,延登左棘倍恩荣。

勋存社稷身俱泰,志在生灵物转轻。

平蜀以前谁磊落,渡江而后独光明。

蚤令不作湘潭梦,料得中原已扫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寿张亨泉提刑三首(其三)

末学纷纷竞为人,公能康济自家身。

形躯元备人间世,肝肺尽收天下春。

观我自应知爱重,识心须会起经纶。

寿觥难著皇华语,抱取峨眉月半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