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安宣相(其三)

上谓无官可报卿,延登左棘倍恩荣。

勋存社稷身俱泰,志在生灵物转轻。

平蜀以前谁磊落,渡江而后独光明。

蚤令不作湘潭梦,料得中原已扫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皇上曾说没有官职能报答你,邀请你登上左掖门,给予极大的恩宠和荣耀。
你的功绩保全了国家,你也因此身心安泰,你的志向在于百姓,万物在你眼中都变得微不足道。
在平定蜀地之前,谁的功绩最为显著?自从渡过长江后,你的光芒独自照亮前行。
如果早知不会做湘江边的梦,想必中原地区已经恢复了清明。

注释

上:皇上。
谓:说。
无官可报卿:没有官职能报答你。
延登:邀请。
左棘:左掖门。
倍恩荣:极大的恩宠和荣耀。
勋存社稷:功绩保全国家。
身俱泰:身心安泰。
志在生灵:志向在百姓。
物转轻:万物显得轻浮。
平蜀以前:平定蜀地之前。
谁磊落:谁的功绩显著。
渡江而后:自从渡过长江后。
独光明:独自光芒四射。
蚤令:早知。
湘潭梦:湘江边的梦(可能指战事或政局的忧虑)。
料得:料想。
中原已扫清:中原地区已经恢复和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泳的作品,名为《寿安宣相(其三)》。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在赞颂某位官员的德才和功绩。

"上谓无官可报卿,延登左棘倍恩荣。勋存社稷身俱泰,志在生灵物转轻。"

这四句描绘了官员的地位和贡献,他已达到了顶峰,无需再追求其他官职。"左棘"是古代高级官员的象征,而"勋存社稷身俱泰"则表明他的功绩使国家和人民都得到安泰,"志在生灵物转轻"显示他关注民生,并希望减轻百姓负担。

"平蜀以前谁磊落,渡江而后独光明。"

这里诗人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官员在平定四川(古称蜀)之前和之后的不同状态,强调他在渡过长江之后的卓越成就和光辉业绩。

"蚤令不作湘潭梦,料得中原已扫清。"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员未来愿景的期许,不再有烦扰(如同蚤令之乱),并且相信他能带领中原地区走向更加光明和清平的未来。

整首诗充满了赞美与希望,是一篇颂扬官员功绩与德行的佳作。

收录诗词(318)

吴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 字:叔永
  • 籍贯:潼川
  • 生卒年: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寿张亨泉提刑三首(其三)

末学纷纷竞为人,公能康济自家身。

形躯元备人间世,肝肺尽收天下春。

观我自应知爱重,识心须会起经纶。

寿觥难著皇华语,抱取峨眉月半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寿张亨泉提刑三首(其二)

二年烟雨汉皋亭,玉节西来照雪明。

慷慨报君浑是胆,驰驱将母莫非诚。

稻禾水足青畴润,烽火宵閒紫逻清。

鸾凤莫将鹰隼看,及时须为国家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寿张亨泉提刑三首(其一)

莲花峰下发源深,胸次渟涵几古今。

事苟及民须著手,文非为道不关心。

扶持世界归儒效,转斡天机自笔箴。

主静工夫人不识,火阳五月正根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寿李雁湖(其三)

起从通德里,出守巽岩州。

上相先声到,凶徒悍气柔。

鸿居新劳徕,鸟户旧绸缪。

已筑沙堤路,归欤赞大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