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五月游兴化西门上溪

寻溪因过上溪游,雨后溪浑水乱流。

因傍堤松却飞盖,为闻山鸟辍鸣驺。

平田䆉稏青云合,满谷芭蕉碧玉抽。

开济无功须早去,故时瓜陇有通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我寻找小溪,顺路上游,雨后溪水混浊,四处流淌。
靠近河堤的松树下,我停下马车,只为聆听山鸟的歌声。
广阔的田野上稻谷青翠如入云端,山谷间芭蕉生机勃勃,绿叶如碧玉般抽出。
若想功业无成,应尽早离去,因为古时种瓜的地方,也曾出过封侯的官员。

注释

寻溪:寻找小溪。
过:经过。
上溪游:上游游玩。
傍堤松:靠近河堤的松树。
飞盖:放下车篷,停车。
鸣驺:驾车的马匹发出的声音。
平田:平坦的田野。
䆉稏:稻谷。
青云合:青翠如入云端。
满谷芭蕉:山谷间的芭蕉。
碧玉抽:碧绿的叶子抽出。
开济:开创和维持。
无功:没有功绩。
通侯:古代的一种高级爵位,这里指有权势的官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所作的《丙申五月游兴化西门上溪》。诗人描绘了雨后游览上溪的情景。他沿着溪边行走,欣赏到雨后溪水混浊而湍急,仿佛在乱流中寻找宁静。诗人特意停下马车,靠近堤边的松树,聆听山鸟的鸣叫,暂时忘却旅途的疲惫。

接着,他描述了田野里的稻谷郁郁葱葱,犹如一片青云覆盖,满山谷的芭蕉则生机勃勃,绿叶如碧玉般抽出。诗人借此寓言,表达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丰收的期待。

最后,诗人以哲理性的语言告诫自己,尽管未能在仕途上有所建树,但仍然要早早离开,因为历史上也有像通侯那样的人,在田园生活中找到了真正的价值。整首诗寓情于景,既有山水之乐,又含人生哲理,展现了蔡襄的文人情怀。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丙申元日过浦城西阳岭

曾侍天王玉几傍,捲帘袍色殿中央。

重霄未彻宫县乐,上宰初持万寿觞。

晓日半临幡影转,春风遍送佩声长。

今朝千里穿云岭,喜奉亲舆返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冬温

海曲封疆僻,冬温气序差。

虫蛇谁闭户,草木自开花。

雾重朝迷日,风号夕卷沙。

可怜天地雪,偏解舞京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北园登高即事呈诸同僚

江云寒薄不成霜,九月登高菊未黄。

飞镝有声弓已力,小槽分溜酒初尝。

秋容行见丹枫老,客意难胜紫陌长。

曾是禁园风物好,故乡时节可能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司徒侍中宋宣献公挽词五首(其四)

洛宅初开府,非才辱顾隆。

遗思谣俗在,馀论宴堂空。

已矣苍生望,嗟乎吾道穷。

岂惟怀旧德,一恸向春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