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树暝栖翼喧,萤飞夜堂静。

遥穹出晴月,低檐入峰影。

窅然坐幽独,怵尔抱深警。

年徂道无闻,心违迹未屏。

萧瑟中林秋,云凝松桂冷。

山泉岂无适,离人怀故境。

安得驾云鸿,高飞越南景。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思绪。首句“树暝栖翼喧”,通过描绘夜晚栖息的鸟儿在昏暗中嘈杂,反衬出环境的静谧。接着,“萤飞夜堂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连萤火虫的飞舞都显得格外清晰。

“遥穹出晴月,低檐入峰影”写出了明亮的月亮从远方的天空升起,月光洒在屋檐下,投射出峰峦的阴影,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氛围。诗人独自坐在幽深的环境中,感到“窅然坐幽独”,内心充满深深的感慨。

“怵尔抱深警”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警觉,意识到岁月匆匆,而自己的道业并无显著成就。“年徂道无闻,心违迹未屏”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虽然心志与追求并未改变,但现实中的行动却未能跟上。

“萧瑟中林秋,云凝松桂冷”描绘了秋天树林的凄凉景象,松桂在寒云笼罩下更显清冷,寓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

最后两句“山泉岂无适,离人怀故境”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家乡的无奈,以及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希望能如鸿雁般飞翔越过遥远的景色,回到心中的故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追求和对过去的怀念。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陆广晓发

初日曈曈似晓霞,雨痕新霁渡头沙。

溪深几曲云藏峡,树老千年雪作花。

白鸟去边回驿路,青崖缺处见人家。

遍行奇胜才经此,江上无劳羡九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龙潭夜坐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别希颜二首(其二)

后会难期别未轻,莫辞行李滞江城。

且留南国春山兴,共听西堂夜雨声。

归路终知云外去,晴湖想见镜中行。

为寻洞里幽栖处,还有峰头双鹤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登凭虚阁和石少宰韵

山阁新春负一登,酒边孤兴晚堪乘。

松间鸣瑟惊栖鹤,竹里茶烟起定僧。

望远每来成久坐,伤时有涕恨无能。

峰头见说连阊阖,几欲排云尚未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