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后会难期别未轻,莫辞行李滞江城。
且留南国春山兴,共听西堂夜雨声。
归路终知云外去,晴湖想见镜中行。
为寻洞里幽栖处,还有峰头双鹤鸣。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所作的《别希颜二首(其二)》。诗人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希颜深深的不舍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首句“后会难期别未轻”,直接点出离别的沉重与难以预料,暗示了友情的深厚。次句“莫辞行李滞江城”,劝慰友人不必因离别而过于忧虑,行李暂留,江城的时光也值得珍惜。
接下来,“且留南国春山兴,共听西堂夜雨声”描绘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享的美好回忆,春天的山色和夜晚的雨声,都成为他们友谊的见证。诗人想象着归途中的云雾缭绕,以及友人在晴湖中如镜的倒影,表达了对友人行程的牵挂。
最后两句“为寻洞里幽栖处,还有峰头双鹤鸣”,以寻找隐逸之地和双鹤的鸣叫,寄寓了对友人追求理想生活的祝愿,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超然世外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王守仁诗歌的深沉哲理和人文关怀。
不详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山阁新春负一登,酒边孤兴晚堪乘。
松间鸣瑟惊栖鹤,竹里茶烟起定僧。
望远每来成久坐,伤时有涕恨无能。
峰头见说连阊阖,几欲排云尚未曾。
随处山泉著草庐,底须松竹掩柴扉。
天涯游子何曾出?画里孤帆未是归。
小酉诸峰开夕照,虎溪春寺入烟霏。
他年还向辰阳望,却忆题诗在翠微。
五月沧浪濯足归,正堪荷叶制初衣。
甲非乙是君休问,酉水辰山志未违。
沙鸟不须疑雀舫,江云先为扫鱼矶。
武陵溪壑犹深僻,莫更移家入翠微。
绝顶楼荒旧有名,高皇曾此驻龙旌。
险存道德虚天堑,守在蛮夷岂石城。
山色古今馀王气,江流天地变秋声。
登临授简谁能赋?千古新亭一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