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李映碧先生

举世皆尚年,所重在平生。

不见期颐寿,适以摧令名。

省阁旧才贤,朝章多建明。

汉廷有张于,民自无冤声。

忠亮炳千古,岂直松乔龄。

天心笃所佑,以持世道倾。

弱草萎疾风,寒松弥晚荣。

要使仰止下,感慕有馀情。

韦编况夙好,著书万卷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文学家朱用纯为寿李映碧先生所作。全诗以“举世皆尚年,所重在平生”开篇,表达了对年岁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认为,世人往往重视年岁,但真正的价值在于一生的作为和品德。

接着,“不见期颐寿,适以摧令名”,指出仅仅追求长寿而忽视品德,反而会损害名声。随后,诗人列举了汉代张于的例子,强调忠诚和正直的重要性,指出这样的人即使寿命不长,其精神品质也能永垂千古,如同松乔之龄,超越了时间的限制。

“天心笃所佑,以持世道倾”表达了对李映碧先生的祝福,希望他能够得到上天的庇佑,维持世道的正气。通过“弱草萎疾风,寒松弥晚荣”的比喻,赞美了李映碧先生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就像寒松在严冬中更加茂盛一样。

最后,“要使仰止下,感慕有馀情”表达了对李映碧先生的敬仰之情,希望人们都能从他的身上学到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诗人也提到自己对书籍的热爱,表示自己早就有阅读和著书的习惯,成就了万卷之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李映碧先生的高尚品德和坚韧精神,也体现了朱用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知识的热爱。

收录诗词(20)

朱用纯(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诸生。入清,隐居教读。治学确守程朱理学,所著《治家格言》,流传颇广。康熙间坚辞博学鸿儒之荐。另有《愧讷集》、《大学中庸讲义》

  • 字:致一
  • 号:柏庐
  • 籍贯:明末清初江南昆山
  • 生卒年:1627—1698

相关古诗词

夏景初八十寿诗

淳风委流波,去去何时复。

赖有耆旧存,嶷然立颓俗。

家学擅当世,弓冶递相续。

早岁经术精,亦曾摧五鹿。

剑光欲射斗,虹气还韫椟。

青箱老平生,素心媚幽独。

幼安务慈爱,太丘尚雍穆。

息机观自得,齐物保无欲。

何求三岛青,不羡双瞳绿。

但凭仁寿理,耄耋犹朝旭。

况复得象贤,再世联芳躅。

既□龙虎文,岂向林泉伏。

抚此乐事多,遥遥跻百福。

斯晨进新醪,正值开黄鞠。

却笑陶渊明,委心大化逐。

犹羡草木姿,欲驻颓龄促。

形式: 古风

题《东湖钓隐图》赠张无待

短衣匹马天涯路,一年一恸空归去。

不须舍旁苦竹逃,不须岸上牵船住。

泛泛东湖弄碧波,借问姓名张志和。

曾寻沧海逢黄石,且脱青囊挂绿蓑。

有时放艇湖心白,一竿惊动蛰龙宅。

会兴云雨遍大荒,再访五湖范少伯。

形式: 古风

赠袁重其

与子情亲已有年,今朝蓬鬓觉萧然。

交游虽广贫何救,尘世真难巧自全。

寒雪河桥负米路,春风画桨寄诗船。

须知乐意谁能似,半百婴儿戏母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至日同重其岳心访德下留饮作

正值闭关日,却来披薜萝。

幽襟知己共,令序触愁多。

云物独凭眺,山川谁放歌。

衔杯不觉暮,一线竟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