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探春

句芒一夜长精神,腊后风头已见春。

烟柳半眠藏利脸,雪梅含笑绽香唇。

渐因闲暇思量酒,必怨颠狂泥摸人。

若个高情能似我,且应敧枕睡清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句芒一夜增长了生机,腊月之后已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烟柳半遮面,像是在隐藏美丽的容颜,雪梅含笑绽放,仿佛红唇散发着香气。
随着闲暇时光,我开始想念美酒,却也难免抱怨那些疯狂的人。
谁能像我这样拥有高雅的情趣,应当斜倚枕头,在清晨沉睡。

注释

句芒:古代神话中的春神,象征生机。
腊后:农历十二月之后,指冬季结束。
半眠:半遮半掩,形容烟柳的状态。
利脸:美丽的容颜。
雪梅:冬末春初开花的梅花。
绽香唇:形容梅花开放,如女子含笑。
闲暇:空闲的时间。
思量酒:想念饮酒。
颠狂:疯狂,此处可能指行为不羁的人。
高情:高尚的情趣。
似我:像我这样。
敧枕:斜倚枕头。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初春的清晨,诗人在静谧中感受着自然界的变化。"句芒一夜长精神"表明植物在春天的一夜间迅速生长,充满了生命力;"腊后风头已见春"则说明寒冷的冬日即将过去,春意已经初现。

接下来的两句"烟柳半眠藏利脸,雪梅含笑绽香唇"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早春景色。其中“烟柳”指的是朦胧中隐约可见的柳枝,它们似乎还在半梦半醒之中;而“雪梅”则是冬日里独自开放,含苞待放的梅花,它们脸上带着微笑,嘴唇间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诗人随后转向内心世界,"渐因闲暇思量酒"表明在安静的时光中,他开始思考饮酒和人生的关系;"必怨颠狂泥摸人"则是他对那些沉迷于酒色、放纵不羁的人生态度表示出批评和同情。

最后两句"若个高情能似我,且应敧枕睡清晨"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够像他一样,拥有高洁的情操,同时也提醒自己要珍惜安静的清晨,好好休息,以便面对未来的挑战。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在生活的哲学思考和情感态度。

收录诗词(340)

韩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字:致光
  • 号:致尧
  •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 生卒年: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相关古诗词

曲江夜思

鼓声将绝月斜痕,园外闲坊半掩门。

池里红莲凝白露,苑中青草伴黄昏。

林塘阒寂偏宜夜,烟火稀疏便似村。

大抵世间幽独景,最关诗思与离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有忆

昼漏迢迢夜漏迟,倾城消息杳无期。

愁肠泥酒人千里,泪眼倚楼天四垂。

自笑计狂多独语,谁怜梦好转相思。

何时斗帐浓香里,分付东风与玉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有感

坚辞羽葆与吹铙,翻向天涯困系匏。

故老未曾忘炙背,何人终拟问苞茅。

融风渐暖将回雁,滫水犹腥近斩蛟。

万里关山如咫尺,女床唯待凤归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有瞩

晚凉闲步向江亭,默默看书旋旋行。

风转滞帆狂得势,潮来诸水寂无声。

谁将覆辙询长策,愿把棼丝属老成。

安石本怀经济意,何妨一起为苍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