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州道中

春尽犹飞雪,黄云接闇门。

烽烟暂过野,篱落不成村。

虎为当途扑,鱼因得食喧。

眼边装束变,番女坐高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洮州道中的荒凉景象与战乱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影响。

首句“春尽犹飞雪”,春天已逝,却仍有雪花飘落,暗示了环境的异常与时间的错位。接着“黄云接闇门”,黄云与昏暗的门户相连,营造出一种压抑与不祥的气氛。烽烟“暂过野”,虽是暂时的,但足以说明这片土地曾遭受战火的侵扰,而“篱落不成村”则直接揭示了战争对乡村生活的破坏,使得原本应有篱笆围绕的小村庄变得残破不堪。

“虎为当途扑”,虎兽在道路中央扑击,象征着野蛮与混乱,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环境下动物生存状态的恶化。“鱼因得食喧”,鱼儿因为觅食而喧闹,这一细节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寓意着即使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生命依然顽强地寻找生存的机会,体现了生命的韧性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眼边装束变,番女坐高原”,最后一联描述了人们在战乱中的生活变化,番女(可能指少数民族女性)坐在高处,或许是在眺望远方,或是为了躲避战乱。这一场景既展示了战争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巨大冲击,也暗示了不同民族在面对共同灾难时的共通情感与生存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战争给自然与社会带来的破坏,以及在逆境中生命展现出的坚韧与希望。

收录诗词(5)

汪士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洮州道中

翠旗紫盖渡洮河,小队行边景物和。

酥雨尚怜花信晚,春风已上柳条多。

雪消秦岭千峰出,水涨岷江一镜磨。

正是眼前诗意满,还闻陇畔起田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孔林次吴文定公韵

鲁阜宿阴翳,孔陵多景光。

乃知泰岳下,中有元气藏。

不容道何病,世代馀褒章。

沧桑互变灭,若斧居一方。

玉书护林木,樵采谁敢伤。

儿孙丽千亿,宿垒联近丧。

譬如天之枢,众星拱其傍。

精神感会聚,嗣述俱质良。

磬折礼让素,金丝谁家堂。

我生百代后,瞻奉兹始偿。

悲谷日己夕,执役心逾长。

麟泣动宿感,大雅伤诗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手植桧灾次吴文定公韵

物理有代谢,人事多故新。

皇王与帝霸,在眼今谁存。

两楹久梦奠,手植犹庙门。

纪年系衰周,历劫经暴秦。

九泉绝根曲,松桂非其群。

李赵盛两见,郁尔苍云屯。

由蘖百年内,左纽还旧文。

默运自元化,一体气焉分。

郁攸适为虐,此酷能前闻。

枝叶化灰烬,祸比林木均。

犹馀根与干,周视环百巡。

苏枯谅斯在,脉理关天人。

刚贞候芽茁,怒长相嶙峋。

形式: 古风

桐湖逸墅

壮岁事行役,吏牒相拘牵。

桐湖入残梦,鱼鸟三十年。

九峰故寒碧,即事徒华颠。

地高世责望,在眼馀憎怜。

背山构萝屋,数亩桑麻田。

归来抱黄犊,青磴聊夤缘。

盖眠袯襫破,觅胜绳鞋穿。

江天四寒雪,独钓归湖船。

岁熟易得酒,人閒真似仙。

细觅种树诀,载理逍遥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