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其四)

留情清景宴,朝罢有馀闲。

蝶散红兰外,萤飞白露间。

墙高微见寺,林静远分山。

吟足期相访,残阳自掩关。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尽情享受这清幽的景色,退朝后我还有空闲时光。
蝴蝶在红色兰花之外翩翩飞舞,萤火虫在白露中穿梭飞翔。
高墙后隐约可见寺庙,寂静的树林中远方的山峦若隐若现。
我期待着你们来访,夕阳西下时我会独自关门等待。

注释

留情:尽情享受。
清景:清幽的景色。
宴:享受。
朝罢:退朝后。
蝶散:蝴蝶飞舞。
红兰:红色兰花。
萤飞:萤火虫飞。
白露:白露时节。
墙高:高墙。
微见:隐约可见。
寺:寺庙。
林静:树林寂静。
远分:远方分开。
山:山峦。
吟足:吟诗完毕。
期相访:期待来访。
残阳:夕阳。
自掩关:独自关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画面,诗人在一个清晨结束宴会之后,感到有些懒散和闲适。蝶舞于红兰花外,萤火虫在白露间飞舞,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又不失清新的氛围。

"墙高微见寺"一句,则通过视觉上的限制,传达了一种隐约和神秘的感觉,让人对那未曾完全展现的寺院充满好奇。接下来的"林静远分山",则是通过声音上的静谧来强调大自然的宁静与壮丽。

最后两句"吟足期相访,残阳自掩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在日落时分自己独自归去的情景。这里的"吟足"显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而"残阳自掩关"则是时间流逝和个人的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于友情和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视。

收录诗词(173)

朱庆馀(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声名大震

  • 籍贯:越州(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26

相关古诗词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其五)

深斋尝独处,讵肯厌秋声。

翠筱寒愈静,孤花晚更明。

每因逢石坐,多见抱书行。

入夜听疏杵,遥知耿此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其六)

苍翠经宵在,园庐景自深。

风凄欲去燕,月思向来砧。

碧石当莎径,寒烟冒竹林。

杯瓢闲寄咏,清绝是知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其七)

门巷唯苔藓,谁言不称贫。

台闲人下晚,果熟鸟来频。

石脉潜通井,松枝静离尘。

残蔬得晴后,又见一番新。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其八)

捲帘天色静,近濑觉衣单。

蕉叶犹停翠,桐阴已爽寒。

云从高处望,琴爱静时弹。

正去重阳近,吟秋意未阑。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