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杂咏(其一)

久病鲜尘事,溪山遂相安。

欲知生息意,自树庭中兰。

静睹花叶荣,春风吹亦难。

新禽弄佳吹,小水生微澜。

同在天地中,安能测其端。

夜澄众境寂,月小松声寒。

言念御风人,感兹清露漙。

悲来心自微,凄然竟长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翻译

长久患病少有俗事,溪流山色使我安心。
想要理解生活的真谛,就在庭院中种植兰花。
静静观赏花叶繁茂,春风拂过也难以动摇。
新来的鸟儿奏出美妙乐曲,小溪泛起微微波澜。
我们都在天地间,怎能测量生命的极限。
夜晚宁静,万物沉寂,月光洒在松林显得清冷。
想到驾驭风的仙人,我为这清露润湿的夜晚感动。
悲伤涌上心头,内心微弱,不禁深深叹息。

注释

久病:长期生病。
鲜:少。
尘事:世俗之事。
溪山:溪流和山色。
相安:相互和谐。
生息意:生活真谛。
庭中兰:庭院中的兰花。
花叶荣:花叶茂盛。
春风:春风。
新禽:新来的鸟儿。
微澜:微小的波纹。
天地中:世间。
测其端:测量其尽头。
夜澄:夜晚清澈。
松声寒:松林声音清冷。
御风人:驾驭风的仙人。
清露漙:清露湿润。
悲来:悲伤涌来。
凄然:凄凉。
长叹:深深叹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久病初愈,重返自然景物中的心境。开篇“久病鲜尘事,溪山遂相安”表达了诗人长期的病痛已告一段落,身心得到休息,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

接着,“欲知生息意,自树庭中兰”展示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内心平静的追求,通过观赏庭院中的兰花来感悟。兰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幽香,这里可能寓意为诗人的情操和精神状态。

“静睹花叶荣,春风吹亦难”则是诗人静静地观察着花卉的繁盛,即便是在春风的吹拂下,也觉得有些许艰难。这里或许隐含了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

“新禽弄佳吹,小水生微澜”写出了初生的鸟儿在树间歌唱,清澈的小溪因之泛起细小的波纹,这是对自然界中新生与活力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喜悦。

“同在天地中,安能测其端”表达了诗人面对广博无垠的宇宙,对生命和存在的谜团感到困惑和敬畏之情。

“夜澄众境寂,月小松声寒”则描绘了一幅宁静夜景,万籁俱寂,只有微弱的松风声响,给人以深远的孤寂感。

“言念御风人,感兹清露漙”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往昔游子、风流倜傥之士的怀念,以及对那份清新露水般心境的感慨。

最后,“悲来心自微,凄然竟长叹”则是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无奈,在面对生命的短暂与不易时,不禁发出长长的叹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从对生命的珍视到对宇宙之谜的敬畏,再到内心深处的忧伤与无奈,是一篇充满哲理和情感的山水田园诗。

收录诗词(17)

许必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中杂咏(其三)

鸟乱南山云,日照南山绿。

东风语流莺,相吹还断续。

抚彼石上泉,平生自云足。

浮荣不常御,回薄无停瞩。

苟非女萝枝,焉能事屈曲。

峨峨高山松,漾漾深溪渌。

持此云外心,一谢西飞鹄。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舟行

雨脚天东来,惊鸟烟中起。

须臾四山合,万象空濛里。

孤行念远村,见树联自喜。

浪游岂无因,遇山则知止。

棱棱云外峰,与我心终始。

日暮宿田家,田歌正清美。

何以途路心,历乱如流水。

始疑车马上,未必见君子。

行当弄轻舟,随风问兰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苦雨

积忧遂成阴,昏色遍苍莽。

我醉忧已忘,天地当开朗。

何以酒醒后,犹然在檐上。

云是方春时,暗助草木长。

凝阴而无阳,亦非善培养。

岂因世道非,寰宇盈魍魉。

日月不照临,星辰羞布象。

每睹万类心,俱称上天广。

移转亦何难,梦梦如抱怏。

地底周雷声,骄乌绝心想。

四望如无馀,举意同罗网。

安得最高峰,云外独来往。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春日作

雨过验庭树,始知春气还。

造化不相限,随意成斑斓。

蒙蒙一寸枝,新故伤其间。

四时递相见,花叶了不閒。

安能待头白,然后凋朱颜。

阳春久断绝,梦想见弓弯。

醉后发高唱,狂句请莫删。

不贵文字奇,贵使耳目顽。

从来贤智出,不与庸俗关。

性情通草木,羞辨魑魅奸。

周道满荆棘,歧路盈海寰。

举足何所蹈,归去天台山。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