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契嵩所作,名为《又次韵奉寄强令》。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时光流转、季节更迭的景象,同时融入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冉冉流年年历新”,以“冉冉”形容时间缓缓流逝,一年接一年地更替,表达了岁月不居、时光易逝的感慨。接着,“仲春春日未盈旬”点明时节,仲春之日尚未过半,春光正好,生机勃勃。
“何为万里青云士,来问双峰白发人。”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远方的“青云士”与眼前的“白发人”相对照,既体现了对远方友人的敬仰,也表达了对老友的亲切关怀。青云士象征着才华横溢、志向高远之人,而白发人则代表了年长、智慧丰富的智者。
“诗思雅惊含老格,风神清爽惜芳辰。”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友人诗才的赞赏,以及对当前美好时光的珍惜。诗思之雅,不仅体现在诗文的意境上,更在于其蕴含的老练风格。风神清爽,是对友人气质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喜爱。
最后,“况闻傲令陶元亮,蜡屐须来与我亲。”这里引用了东晋诗人陶渊明(字元亮)的故事,陶渊明曾穿着木屐(蜡屐)游山玩水,与自然和谐相处。诗人以此表达希望友人能像陶渊明一样,放下尘世的束缚,与自己一同享受自然之美,增进友谊。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描绘季节变换、友情深厚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雅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