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月明中庭捣衣石,掩帷下堂来捣帛。
妇姑相对神力生,双揎白腕调杵声。
高楼敲玉节会成,家家不睡皆起听。
秋天丁丁复冻冻,玉钗低昂衣带动。
夜深月落冷如刀,湿著一双纤手痛。
回编易裂看生熟,鸳鸯纹成水波曲。
重烧熨斗帖两头,与郎裁作迎寒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家妇忙于准备冬日衣物的画面,展示了古代女性在寒冷季节不懈努力地维持家庭温暖的场景。诗中通过月光下的捣衣石、掩帷下堂的动作,展现了家庭成员间互相协助的情感和力量。
"妇姑相对神力生,双揎白腕调杵声。" 这两句突出了女性在这个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她们一起工作,手腕用力的画面,以及敲击衣物时发出的声音,都充满了生活的节奏和力量。
"高楼敲玉节会成,家家不睡皆起听。" 这里的“高楼敲玉”可能象征着一个统一的时间节拍,即便是在深夜,每个家庭都在这个时刻开始准备冬衣,这种集体行动形成了一种共鸣。
"秋天丁丁复冻冻,玉钗低昂衣带动。" 这里的“丁丁”和“冻冻”分别形容了敲击的声音和寒冷的感觉,而“玉钗低昂衣带动”则是对女性细腻举止的描写,显示出她们即便在忙碌中也保持着一份优雅。
"夜深月落冷如刀,湿著一双纤手痛。" 这两句传达了深夜的寒冷,以及长时间湿润的手带来的疼痛感,但这些都未能阻止她们继续工作。
"回编易裂看生熟,鸳鸯纹成水波曲。" 这里可能是在描述布料的处理过程,或许是刺绣图案的完成,这些都是女性家务中细致入微的一环。
最后两句 "重烧熨斗帖两头,与郎裁作迎寒裘。" 描述了准备好的衣物即将被用来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冷,通过热水袋(熨斗)预先加温布料,以便于剪裁制作冬季的衣物。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家务劳作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和贡献,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对寒冷冬日的期待与准备。
不详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晓气生绿水,春条露霏霏。
林间栖鸟散,远念征人起。
幽花宿含彩,早蝶寒弄翅。
君行非晨风,讵能从门至。
海人无家海里住,采珠役象为岁赋。
恶波横天山塞路,未央宫中常满库。
孤贱相长育,未曾为远游。
谁不重欢爱,晨昏阙珍羞。
出门念衣单,草木当穷秋。
非疾有忧叹,实为人子尤。
世情本难合,对面隔山丘。
况复干戈地,儒夫何所投。
与尔俱长成,尚为沟壑忧。
岂非轻岁月,少小不勤修。
从今解思量,勉力谋善猷。
但得成尔身,衣食宁我求。
固合受此训,堕慢为身羞。
岁暮当归来,慎莫怀远游。
一别京华年岁久,卷中多见岭南诗。
声名已压众人上,愁思未平双鬓知。
江郡迁移犹远地,仙官荣宠是分司。
青天白日当头上,会有求闲不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