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康五庭芝望月有怀

明月高秋迥,愁人独夜看。

暂将弓并曲,翻与扇俱团。

雾濯清辉苦,风飘素影寒。

罗衣一此鉴,顿使别离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明亮的月亮在高高的秋夜显得格外清晰,独自一人在夜晚看着它的人满心愁绪。
暂时放下手中的弓弦,让它弯曲成月亮的形状,又与扇子一同呈现出圆月的图案。
月光如雾般洗涤着清冷的光辉,风吹过,白色的月影更显得寒冷。
穿着罗衣的人借这月光审视自己,这明亮的月色让离别之情更加难以承受。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審言的《和康五庭芝望月有怀》。诗中描绘了一个秋夜,明月高悬,诗人独自赏月之景象,同时表达了一种愁苦的情感。

"明月高秋迥,愁人独夜看。"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一个清冷的秋夜里,对着明亮的月光所感到的孤独和忧伤。这里的“明月”和“高秋”都是借景抒情的手法,将自然界的宁静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对应,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感慨。

"暂将弓并曲,翻与扇俱团。" 这两句则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表现了诗人在月光下的闲适情态。“弓”和“扇”都是古代常见的物品,诗人将它们并拢起来放置,营造出一种闲静的氛围。

"雾濯清辉苦,风飘素影寒。" 这两句继续描绘夜晚的景象,月光透过薄雾显得有些模糊和凄凉,同时也映照出了诗人的心境——一种说不出的寂寞和悲凉。

最后两句"罗衣一此鉴,顿使别离难。" 则突然转入内心的感慨,通过“罗衣”这一物象,传递出对往昔情深的回忆与怀念。“一此鉴”暗示着诗人在月光下凝视自己的影像,触发了对过往别离之痛的沉思,进而强调了这种别离的情感之难以割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流露,展现了一种深邃的秋夜情怀,以及诗人面对月光时所激发的复杂情绪。

收录诗词(43)

杜审言(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 字:必简
  • 籍贯:中国唐朝襄州襄阳
  • 生卒年:约645-708

相关古诗词

奉和七夕侍宴两仪殿应制

一年衔别怨,七夕始言归。

敛泪开星靥,微步动云衣。

天回兔欲落,河旷鹊停飞。

那堪尽此夜,复往弄残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经行岚州

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

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

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春日怀归

心是伤归望,春归异往年。

河山鉴魏阙,桑梓忆秦川。

花杂芳园鸟,风和绿野烟。

更怀欢赏地,车马洛桥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春日京中有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