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江邻几九月五日省直

群驺布路歆,瘦马解鞍回。

雨阕虫声乐,秋深菊意催。

图书纷自适,僚友邈谁陪。

何以消寒夜,残醪不满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车夫们分散在路上,疲惫的马匹卸下鞍鞯归去。
雨停后虫鸣更显欢快,秋天已深,菊花的盛开似乎在催促着什么。
书卷各自随意摆放,没有同事朋友相伴。
如何度过这寒冷的夜晚?剩下的酒也不足以满一杯。

注释

群驺:车夫们。
布路:分散在路上。
歆:欣赏,感受。
瘦马:疲惫的马。
解鞍:卸下鞍鞯。
雨阕:雨停。
虫声乐:虫鸣更显欢快。
秋深:秋天已深。
菊意:菊花盛开的意向。
图书纷自适:书卷各自随意摆放。
僚友:同事朋友。
邈:遥远,缺少。
陪:陪伴。
寒夜:寒冷的夜晚。
残醪:剩下的酒。
不满杯:不足以满一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远闲适的生活状态,诗人在雨中的静谧之夜,以图书自娱,感受着秋天菊花开放的意趣,但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孤独和对往昔友人的怀念。通过“群驺布路歆,瘦马解鞍回”两句,可见诗人可能是一位归隐之士,已经离开了尘嚣的人世,将自己的心情寄托于自然界中。

在“雨阕虫声乐,秋深菊意催”中,诗人借助雨声和虫鸣,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喜悦,同时秋天的菊花也让他感到思绪纷飞。这里的“ 菊意”暗示了诗人的情怀,他可能在感叹光阴似箭,岁月匆匆。

“图书纷自适,僚友邈谁陪”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独处时的心境,他通过阅读来获得心灵的满足,但同时也感到身边缺少知音相伴,这种孤独感在夜深人静之际变得更加强烈。

最后,“何以消寒夜,残醪不满杯”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一种无奈和消遣。他试图用酒来打发长夜,但酒水也不足以填补他的寂寞和空虚。这里的“残醪”象征着一种未尽的生命力,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活态度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谢杜祁公借观五老图

脱遗轩冕就安闲,笑傲丘园纵倒冠。

白发忧民虽种种,丹心许国尚桓桓。

鸿冥得路高难慕,松老无风韵自寒。

闻说优游多唱和,新篇何惜画图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其三)

先子同乌府,知音诚皦然。

脱缞来拜伏,抚首辱哀怜。

迨此泉扃掩,空悲尘网牵。

无由怀酒絮,撇涕望新阡。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其二)

钧玉吴台旧,诛茅梁苑新。

位登华衮贵,家似布衣贫。

直道高当世,清风遗后人。

千秋寒照目,竹帛不栖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其一)

舟楫才猷大,冰霜德操坚。

陶钧成茂业,书史乐高年。

瞻望簪绅共,吁嗟馆舍捐。

举时无异论,方信令名全。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