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谢杜祁公借观五老图

脱遗轩冕就安闲,笑傲丘园纵倒冠。

白发忧民虽种种,丹心许国尚桓桓。

鸿冥得路高难慕,松老无风韵自寒。

闻说优游多唱和,新篇何惜画图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放弃官场的荣华,享受清闲的生活,笑着在田园中自由自在,即使摘下官帽也不以为意。
尽管满头白发,心中仍忧虑百姓,虽然年迈但爱国之心依然坚定。
大雁翱翔于高空,难以企及,而老松在无风时也自带清冷之气。
听说这里的人们生活悠闲,常有诗词唱和,对于新的佳作,我怎会吝啬欣赏呢。

注释

轩冕:古代官员的冠冕,象征权力和地位。
倒冠:摘下官帽,表示不拘泥于世俗。
优游:悠闲自在,从容不迫。
画图:此处指欣赏诗词,如同观赏画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的作品,名为《次韵谢杜祁公借观五老图》。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感慨交集、抒发胸臆的情景描绘诗。

"脱遗轩冕就安闲,笑傲丘园纵倒冠。"

这两句描写的是诗人在借观五老图时的悠然自得之情。"脱遗轩冕"指的是脱掉俗世的束缚和官帽,"就安闲"则是形容诗人此刻的心境,是一种超脱尘世、无忧无虑的状态。"笑傲丘园"表达了诗人的自信与满足,而"纵倒冠"则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诗人对世俗规范的不羁态度。

"白发忧民虽种种,丹心许国尚桓桓。"

这两句抒写的是诗人的忧虑之情和忠诚之志。"白发忧民"表现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而"丹心许国"则是形容诗人赤子之心,对国家的忠诚。

"鸿冥得路高难慕,松老无风韵自寒。"

这里描绘的是一幅高洁孤傲的情境图景。"鸿冥得路"指的是通往清高之地的道路,而"高难慕"则是形容这种追求的艰难与珍贵。"松老无风韵自寒"则用松树来比喻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自然而然的境界。

"闻说优游多唱和,新篇何惜画图看。"

这两句是对友人的邀请与自己的创作态度的表述。"闻说优游多唱和"可能是在回应朋友们邀请他共同享受诗酒之乐,而"新篇何惜画图看"则表现了诗人愿意以新的作品来纪念这次观图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超脱俗世、追求高洁和忠诚于国家的心迹。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的文化素养与文学才华,是一篇集情境、性格、意象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其三)

先子同乌府,知音诚皦然。

脱缞来拜伏,抚首辱哀怜。

迨此泉扃掩,空悲尘网牵。

无由怀酒絮,撇涕望新阡。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其二)

钧玉吴台旧,诛茅梁苑新。

位登华衮贵,家似布衣贫。

直道高当世,清风遗后人。

千秋寒照目,竹帛不栖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祁国正献公挽歌三首(其一)

舟楫才猷大,冰霜德操坚。

陶钧成茂业,书史乐高年。

瞻望簪绅共,吁嗟馆舍捐。

举时无异论,方信令名全。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竹坞

二何迹相继,竹坞日阴森。

欲识养民意,先观爱物心。

低垂樽俎冷,密映管弦深。

勿怪湖光少,年来碧影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