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差之毫釐失千里,掣电之机休拟议。
不在低头与别思,普光即是无师智。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印肃所作的《證道歌》系列中的第二百零八首。诗中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细微的差距可能导致巨大的偏差,即使是迅疾如闪电的决策也不能轻易讨论或质疑。诗人强调,真正的智慧并非来自他人的教导,而是内在的领悟,如同普照的光明,无需外在导师,直接源自个人的觉悟。整体上,这首诗寓言式地传达了修行中注重细微差别和自我觉醒的重要性。
不详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外道聪明无智慧,养生只欲贪名利。
烧丹鍊药学神仙,有为不了终归坠。
犹如赫日消霜雪,逡巡业海皆枯竭。
露出毗卢体不分,别无艺解堪施设。
四事供养敢辞劳,自有摩尼价最高。
任君宝满三千界,性无利益漫丰豪。
火里生莲终不坏,念念劳生不自在。
彼既丈夫我亦然,舍短从长无挂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