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县君赴颍昌杜丈之丧送至鹿邑境上赠别

二十年糠秕,相从无腼颜。

尊公抱至痛,白玉掩深菅。

送子三百里,西风涕汍澜。

邻丧罢相舂,况我五服间。

怜子一女子,忘身赴忧患。

但恨莫攀輀,贱生守微官。

勿为掺执悲,我居不求安。

送死当大事,丈夫良独难。

形式: 古风

翻译

二十年来艰辛度日,相伴从未有过欢颜。
你的父亲承受巨大悲痛,白玉般的容颜被哀伤掩盖。
我送你走三百里路,西风中泪水涟涟。
邻居的丧事已结束,更何况我与你家隔着五服之远。
我怜惜你这孤女,不顾自身投身于苦难。
只遗憾不能亲自抬车,卑微生活中的我只能守着微小的官职。
别因离别而悲伤,我生活不求安逸。
送别亡者是大事,男子汉的责任实属艰难。

注释

二十年:长期。
糠秕:粗劣的食物。
腼颜:笑容。
尊公: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至痛:极深的痛苦。
深菅:深深的悲伤。
西风:秋风。
涕汍澜:泪流满面。
丧:丧事。
五服间:亲族关系的远近。
怜子:怜悯你。
女子:女子。
忘身:不顾一切。
攀輀:抬棺材。
贱生:低微的生活。
微官:小官。
掺执:悲伤过度。
居:生活。
求安:追求安逸。
大事:重要的事情。
丈夫:男子汉。
良独难:确实不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表达了对友人永嘉县君在丈夫杜丈去世后,不顾自身安危,长途跋涉前往奔丧的深深感慨。诗中提到二十年来共度艰辛,如今面对挚爱离世,尊公(指杜丈)痛失所爱,白玉般的贵妇人也只得忍痛掩埋悲伤。送行途中,秋风凄凉,诗人感叹邻里间的哀伤,自己与杜家虽非近亲,仍感同身受。他赞扬永嘉县君的勇敢和无私,尽管身为女子,却能忘我投身于悲痛之中。

诗人遗憾自己不能亲自扶柩,只能守着微小的官职,但他劝慰对方不必因别离而过分悲伤,生活虽艰难,送终之事重大,男子汉应有担当。整首诗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女性坚韧精神的赞赏。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玉溪归逢甥李相如汴中

蛮乡俟天形,畏蠚复惮暑。

梦甥来万里,竹响风动宇。

如今真似梦,相对别恨吐。

平生窘执辔,白面力如虎。

谁令斗指日,江使堕渔罟。

桃僵李为仆,遗佩满江渚。

常忧抱石死,无复脚踏土。

那知徼时愿,起废遇明主。

旷调已远迹,未用矜杜举。

但忧世议隘,亡弓不亡楚。

吾甥学孔子,况乃父母鲁。

如闻四门辟,未信溯洄沮。

上书闵魃旱,膏以神灵雨。

北海自有人,高丘岂无女。

尔壮观尔能,吾归固吾所。

期甥二儿上,馀子不足数。

何以喻吾心,酌此湘吴醑。

形式: 古风

用文潜馆中韵赠蔡学正天启

蔡侯饱学囷千釜,濯足清江起南土。

立谈颇似燕客豪,快夺范雎如坠雨。

东城禽羽未足言,柏直何为口方乳。

蒋侯山中伴香火,三年不厌长斋苦。

平生傀落有谁同,要得张侯三日语。

昼闲那自运甓忙,时清不用闻鸡舞。

桓荣欢喜见车马,书册辛勤立门户。

自当食肉似班超,猛虎何尝窥案俎。

形式: 古风

用无斁八弟永城相迎韵寄怀

平生殚千金,术似刘累僻。

春风九轨道,无我迷阳迹。

呼来著冠紞,野貌不改昔。

易衣怜介弟,犹有布一尺。

身惭崔浩短,胸次俨列戟。

中天翥鸾凤,我自无六翮。

何曾客权贵,见谓贫盗璧。

堂堂涑水翁,我在此人籍。

不诋曲江贤,宁羞九年谪。

艰难累吾母,鬓发白一夕。

独此负吾心,敢言忠抱石。

方时半千运,异昔阳九厄。

譬驰羊肠坂,双任臣子责。

帝王所张弛,乾坤有阖辟。

君敷皇极言,人咏蓼萧泽。

鸢鱼竞飞跃,风俗凛移易。

已开公府閤,又置四郊驿。

搜求逮田野,欣喜到僮役。

虽微携手上,颇似破笯释。

川涂见吾弟,薪木询我宅。

怜君如我固,不叹玄尚白。

薄饮尽馀醅,凝尘振粗席。

我醉易成狂,欲起须君掖。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用谷字韵答提刑毅父治河桥

两堤马头高作山,两津车路深成谷。

截川夭矫暮虹背,排浪参差动蚿足。

七牛蹴河犹怒目,一牛从能往不复。

借牛使河此圣时,强饮不须求马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