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念奴娇

长流万里。与沈沈沧海,平分一水。

孤白争流蟾不没,影落潜蛟惊起。

莹玉悬秋,绿房迎晓,楼观光疑洗。

紫箫声袅,四檐吹下清气。

遥睇浪击空明,古愁休问,消长盈虚理。

风入芦花歌忽断,知有渔舟闲舣。

露已沾衣,鸥犹栖草,一片潇湘意。

人方酣梦,长翁元自如此。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景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鲜明的比喻,如“长流万里”、“沈沈沧海”,展现了江水浩瀚无边的壮观;“孤白争流蟾不没,影落潜蛟惊起”则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的变化,以及水中的生物对月亮反应的情景。

诗人通过“莹玉悬秋,绿房迎晓,楼观光疑洗”这几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珍惜,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接下来的“紫箫声袅,四檐吹下清气”,则是对环境中自然声音的捕捉,以及这种声音带给人心灵上的净化。

在最后几句中,“遥睇浪击空明,古愁休问,消长盈虚理”表达了诗人面对浩瀚江水,对过往历史和个人情感的沉思;“风入芦花歌忽断,知有渔舟闲舣”则是对自然界中生命活力的一种赞美;“露已沾衣,鸥犹栖草,一片潇湘意”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感受和情感流露。

整首诗语言优美,想象丰富,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摹,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壶中天(其一)养拙园夜饮

瘦筇访隐,正繁阴闲锁,一壶幽绿。

乔木苍寒图画古,窈窕行人韦曲。

鹤响天高,水流花净,笑语通华屋。

虚堂松外,夜深凉气吹烛。

乐事杨柳楼心,瑶台月下,有生香堪掬。

谁理商声帘外悄,萧瑟悬珰鸣玉。

一笑难逢,四愁休赋,任我云边宿。

倚阑歌罢,露萤飞上秋竹。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壶中天/念奴娇

海山缥缈。算人间自有,移来蓬岛。

一粒粟中生倒景,日月光融丹灶。

玉洞分春,雪巢不夜,心寂凝虚照。

鹤溪游处,肯将琴剑同调。

休问挂树瓢空,窗前清意,赢得不除草。

只恐渔郎曾误入,翻被桃花一笑。

润色茶经,评量山水,如此闲方好。

神仙陆地,长房应未知道。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壶中天/念奴娇.赋秀野园清晖堂别本作为陆义斋赋清(其二)晖山堂

穿幽透密,傍园林宴乐,清时钟鼓。

帘隔波纹分昼影,融得一壶春聚。

篆径通花,花多迷径,难省来时路。

缓寻深静,野云松下无数。

空翠暗湿荷衣,夷犹舒啸,日涉成佳趣。

香雪因风晴更落,知是山中何树。

响石横琴,悬崖拥槛,待月慵归去。

忽来诗思,水田飞下白鹭。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壶中天/念奴娇.白香岩和东坡韵赋梅

苔根抱古,透阳春、挺挺林间英物。

隔水笛声那得到,斜日空明绝壁。

半树篱边,一枝竹外,冷艳凌苍雪。

淡然相对,万花无此清杰。

还念庾岭幽情,江南聊折,赠行人应发。

寂寂西窗闲弄影,深夜寒灯明灭。

且浸芳壶,休簪短帽,照见萧萧发。

几时归去,朗吟湖上香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