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念奴娇.白香岩和东坡韵赋梅

苔根抱古,透阳春、挺挺林间英物。

隔水笛声那得到,斜日空明绝壁。

半树篱边,一枝竹外,冷艳凌苍雪。

淡然相对,万花无此清杰。

还念庾岭幽情,江南聊折,赠行人应发。

寂寂西窗闲弄影,深夜寒灯明灭。

且浸芳壶,休簪短帽,照见萧萧发。

几时归去,朗吟湖上香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炎的作品,名为《壶中天/念奴娇.白香岩和东坡韵赋梅》。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内心情感的深沉表达。

"苔根抱古,透阳春、挺挺林间英物。" 这几句描写了春天到来时,大地回暖,苔藓缠绕着古树,阳光透过树梢,照射在林间的花草之间,那些生长得十分茂盛的植物显得格外有生气。

"隔水笛声那得到,斜日空明绝壁。" 这两句通过隔水传来的笛子声音和斜阳的映照,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净意境,给人以心灵的洗涤。

"半树篱边,一枝竹外,冷艳凌苍雪。淡然相对,万花无此清杰。" 这里写到了冬日残雪中,竹子孤独地伫立在半掩的围栏旁,显得格外清雅脱俗。这份淡定和宁静,是其他繁华的花朵所不能比拟的。

"还念庾岭幽情,江南聊折,赠行人应发。"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庾信(即庾岭)那样的幽深情感的怀念,以及对江南美景的轻抚和送别之意。

"寂寂西窗闲弄影,深夜寒灯明灭。且浸芳壶,休簪短帽,照见萧萧发。" 这里描绘了诗人在寂静的西窗下,悠然自得地玩弄着影子,同时也感受到了深夜中灯光明灭的孤独与凄清,以及浸润香气于壶中的安逸和不再束缚头发的放松。

"几时归去,朗吟湖上香月。" 最后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归去之时的期待,以及想在湖畔大声歌唱,享受那明月清光的美好情境。

整首诗通过多个意象和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纯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人情怀。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壶中天/念奴娇.送赵寿父归庆元

奚囊谢屐。向芙蓉城下,□□游历。

江上沙鸥何所似,白发飘飘行客。

旷海乘风,长波垂钓,欲把珊瑚拂。

近来杨柳,却怜浑是秋色。

日暮空想佳人,楚芳难赠,烟水分明隔。

老病孤舟天地里,惟有歌声消得。

故国荒城,斜阳古道,可奈花狼藉。

他时一笑,似曾何处相识。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壶中天/念奴娇.咏周静镜园池

万尘自远,径松存、彷佛斜川深意。

乌石冈边犹记得,竹里吟安一字。

暗叶禽幽,虚阑荷近,暑薄迟花气。

行行且止,枯瓢枝上闲寄。

不恨老却流光,可怜归未得,翻恨流水。

落落岭头云尚在,一笑生涯如此。

树老梅荒,山孤人共,隔浦船归未。

划然长啸,海风吹下空翠。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壶中天/念奴娇.客中寄友

西秦倦旅。是几年不听,西湖风雨。

我托长镵垂短发,心事时看天语。

吟箧空随,征衣休换,薜荔犹堪补。

山能招隐,一瓢闲挂烟树。

方叹旧国人稀,花间忽见,倾盖浑如故。

客里不须谈世事,野老安知今古。

海上盟鸥,门深款竹,风月平分取。

陶然一醉,此时愁在何处。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壶中天/念奴娇.寿月溪

波明昼锦,看芳莲迎晓,风弄晴碧。

乔木千年长润屋,清荫图书琴瑟。

龟甲屏开,虾须帘卷,瑶草秋无色。

和熏兰麝,彩衣欢拥诗伯。

溪上燕往鸥还,笔床茶灶,筇竹随游屐。

闲似神仙闲最好,未必如今闲得。

书染芝香,驿传梅信,次第来云北。

金尊须满,月光长照歌席。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