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燕山雪花

渺平沙、莽莽海风吹,一寒气崔嵬。

耿长天欲压,河流不动,云湿如灰。

帝敕冰花剪刻,飞瑞上燕台。

马上行人笑,万玉堆豗。

滉漾天街晴昼,料酒楼歌馆,都是春回。

喜丰年有象,贺表四方来。

仗下貂裘茸帽,拥千官、齐上紫金杯。

明朝起,江南驿使,来进宫梅。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押[灰]韵

翻译

无边的沙滩、浩渺的大海被强劲的风吹拂,带来一股寒冷的气息。
高远的天空仿佛要压下来,河流静止不动,云层低沉如灰。
皇帝命令用冰雪雕刻出美丽的图案,吉祥的景象飞往燕台。
骑马的旅人欢笑,眼前堆满如玉的美景。
晴朗的白天,天街上波光粼粼,酒楼歌馆中洋溢着春天的气息。
欣喜于丰收的景象,各地都送来庆祝的表章。
官员们身着貂皮大衣,戴着茸毛帽子,一起举杯庆贺。
明天开始,江南的使者将进献宫中的梅花。

注释

渺平沙:无边的沙滩。
莽莽海风:浩渺的大海风。
崔嵬:形容寒冷刺骨。
耿长天:高远的天空。
冰花:冰雪雕刻的图案。
燕台:古代中国的名胜之地。
豗:形容众多或繁盛。
滉漾:水面动荡。
宫梅:宫中培育的梅花,象征春天的到来。

鉴赏

这首《八声甘州·燕山雪花》是宋代词人赵功可所作,描绘了燕山地区冬季雪景的壮丽与祥瑞之气。开篇“渺平沙、莽莽海风吹,一寒气崔嵬”以广阔无垠的沙漠和强劲的海风为背景,渲染出严冬的肃杀气氛。接着,“耿长天欲压,河流不动,云湿如灰”描绘了天空阴沉,河水冻结,云层低垂的景象,显示出冰雪覆盖的壮观。

“帝敕冰花剪刻,飞瑞上燕台”运用拟人手法,将雪花比作天帝的恩赐,象征着吉祥的到来。词人笔下的雪花仿佛被精心雕琢,飘向京城燕台,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氛围。“马上行人笑,万玉堆豗”则通过行人的欢笑,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雪中游玩的欢乐场景。

下片转向对新春的期待和庆祝,“滉漾天街晴昼,料酒楼歌馆,都是春回”描绘了阳光穿透云层,洒满街道,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市井间充满了节日的热闹。词人欣喜于丰收的景象,各地的贺表纷至沓来,表达出国家的繁荣昌盛。

结尾“仗下貂裘茸帽,拥千官、齐上紫金杯”描绘了官员们身着华服,举杯共庆的场景,而“明朝起,江南驿使,来进宫梅”则以江南使者进献梅花的细节,进一步增添了新春的喜庆气氛。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燕山雪花的美丽与瑞兆,以及人们对此的欢庆之情,展现了宋朝时期的文化气息和节日风俗。

收录诗词(8)

赵功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末遗民词人。名宋安。七岁丧父,由其祖父抚养成人,有文名,与其堂兄赵文并称“二赵先生”。布衣终身,平身交游詹玉,揭傒斯等人。今存词八首,词风苍劲

  • 字:功可
  • 号:晚山
  • 籍贯:庐陵(今江西吉安)
  • 生卒年:1246-1326

相关古诗词

氐州第一.次韵送春

杨柳楼深,推梦乍起,前山一片愁雨。

嫩绿成云,飞红欲雪,天亦留春不住。

借问东风,甚飘泊、天涯何许。

可惜风流,三生杜牧,少年张绪。陌上差差携手去。

怕行到、歌台旧处。

落日啼鹃,断烟荒草,吟不成谁语。

听西河、人唱罢,何堪把、江南重赋。

敲碎琼壶,又前村、数声钟鼓。

形式: 词牌: 氐州第一

曲游春.次韵

千树玲珑罩,正蒲风微过,梅雨新霁。

客里幽窗,算无春可到,和愁都闭。万种人生计。

应不似、午天闲睡。起来踏碎松阴,萧萧欲动疑水。

借问归舟归未。望柳色烟光,何处明媚。

抖擞人间,除离情别恨,乾坤馀几。一笑晴凫起。

酒醒后、阑干独倚。时见双燕飞来,斜阳满地。

形式: 词牌: 曲游春

声声慢.残梦和儿韵

情痴倦极,天阔归迟,吟魂无力随风。

月落墙阴,一屏睡睫濛濛。

邯郸平生难记,记花前、犹醉金钟。

留连处,忽一声山外,吹度晴钟。

觉来重重追忆,似游尘飞去,那拾遗踪。

寄谢芳卿,向来曾主芙蓉。

人间兴亡万感,看千年、与梦皆空。

披衣起,倚阑干、人在笑中。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柳梢青(其二)友人至

客里凄凉,桐花满地,杜宇深山。

幸自君来,谁教春去,剪剪轻寒。愁怀无语相看。

谩写入、徽弦自弹。小院黄昏,前村风雨,莫倚阑干。

形式: 词牌: 柳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