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章华台

楚国旧雄胜,荒台今是非。

平川留宿潦,萧寺掩斜晖。

木落秋声急,天高雁影微。

凄凉无处问,骑马踏堤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楚国昔日的豪强之地,如今荒废的高台是否依旧。
平原上积水留宿,古老的寺庙在斜阳下显得孤寂。
秋天树叶落下,风声显得格外急促;天空高远,大雁的身影若隐若现。
身处这凄清冷落之地,无人可问,只能骑马沿堤而归。

注释

旧雄胜:昔日的豪强之地。
荒台:废弃的高台。
平川:广阔的平原。
潦:积水。
萧寺:寂静的古寺。
雁影:大雁的身影。
凄凉:冷清凄凉。
堤:河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昔日辉煌的追怀和现实荒凉的对比之感。开篇"楚国旧雄胜,荒台今是非"两句,通过对古时楚国雄伟气势与现在荒废景象的对照,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变化的感慨。

接着"平川留宿潦,萧寺掩斜晖"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孤寂的自然景观。平坦的河川中停泊着流水,古老的寺庙里透过缝隙洒落着斜阳的余晖,这些意象构建了一个宁静但又略带哀愁的情境。

"木落秋声急,天高雁影微"两句,更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萧瑟和空旷。树叶在秋风中纷飞,发出急促的声音,而高远的天空中,只留下几只大雁的细小影子,这是对季节更迭和生命流逝的一种描绘。

最后"凄凉无处问,骑马踏堤归"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这般景象时的心境。凄凉之情无法向谁诉说,只能独自骑上马匹,在长堤小道上缓缓归去。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抒发和寄托。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象丰富,通过对古今对比、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情怀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游道场山次沈国录韵

玻瓈盆外起千鬟,路入空濛紫翠间。

心远最便天宇迥,眼明偏见野云闲。

寒泉宰木留千载,清磬疏钟度两山。

我亦湘城三径在,湖边归去洗尘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登岳麓赫曦台联句

泛舟长沙渚,振策湘山岑。

烟云眇变化,宇宙穷高深。

怀古壮士志,忧时君子心。

寄言尘中客,莽苍谁能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登法华台

山间景物转流年,台上风光处处传。

放目便应云梦小,凭栏平挹祝融巅。

忽寻故国占天际,谁看孤舟系岸边。

百感还将山下去,肯同槁木堕深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谢胡掾惠诗

一见知心事,旋观慰月评。

慈祥汉循吏,儒雅鲁诸生。

莫作周南叹,终期冀北程。

新诗连夜读,梅影伴孤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