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五十三首(其二十六)

若陈见面太悬殊,云水重新诳惑渠。

谩说当时曾省悟,却将鱼目当明珠。

形式: 偈颂

翻译

如果再次相见差距太大
云和水又开始迷惑他

注释

陈:指代某个人。
面:面对面。
悬殊:差距很大。
云水:比喻变化无常的事物。
诳惑:欺骗迷惑。
渠:他。
谩说:枉自说。
当时:从前。
曾:曾经。
省悟:明白、觉悟。
鱼目:鱼的眼睛,比喻假货或不值钱的东西。
明珠:珍珠,比喻珍贵之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文礼所作的《颂古五十三首》中的第二十六首。诗中以对比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对某些人行为的批评。"若陈见面太悬殊"暗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境遇或认识之间的巨大差距,可能是指现实与理想、真知与误解之间的对比。"云水重新诳惑渠"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欺骗,比喻那些被表面现象或虚幻的东西迷惑的人。

"谩说当时曾省悟"指出有些人自以为曾经有所领悟,但接下来的"却将鱼目当明珠"则揭示了他们的错误,鱼目象征着虚假,明珠象征着真实或珍贵,诗人借此表达他们把不值一提的事物误认为宝贵之物,讽刺了他们的盲目无知。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通过日常比喻,揭示了人们容易被表象所蒙蔽,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哲理警示意味。

收录诗词(77)

释文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五十三首(其十三)

堕脱知何处,凭君子细看。

潮来无别浦,木落见他山。

形式: 偈颂

颂古五十三首(其十二)

日面佛,月面佛。西岩树色含烟,东谷华光映日。

仰视莫穷,俯看已老。

一时分付主林神,明眼衲僧无处讨。

形式: 偈颂

颂古五十三首(其十)

不是风兮不是幡,将军骑马出潼关。

安南塞北都归了,时复挑灯把剑看。

形式: 偈颂

偈二首(其一)

黄钟才起时,九数从头数。

相将幽谷莺啼,次第雕梁燕语。

田父祭勾芒,丛祠敲社鼓。

农父狎牛郎,村姑教蚕妇。

光阴老尽世间人,冬至寒食一百五。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