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乡人周从龙谈命

庐陵儒万人,颇亦出青紫。

老子三不归,未省乡里士。

暮年罕交游,仅识子周子。

风流属当行,岂止谈天尔。

夜从青楼饮,一醉几欲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庐陵地区有众多的儒生,其中不少人官运亨通,身着紫色官服。
老子有三次不回家,从未关心过家乡的士人。
到了晚年,他很少与人交往,只认识你和周子。
他的风采和才华属于当世一流,绝不仅仅限于闲聊交谈。
夜晚他常在青楼饮酒,常常喝得几乎丧命。

注释

庐陵:地名,古代中国的一个郡名。
青紫:古代官员的服饰颜色,象征高官显位。
老子:对诗人的尊称,可能指诗人自己或他人。
乡里士:家乡的读书人。
子周子:具体人物名字,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当行:指当时社会上杰出的人物或擅长某领域的人。
青楼:古代指豪华的酒楼或妓院。
几欲死:几乎丧命,形容极度醉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人以一种淡然的态度,讲述了自己与世隔绝,不再关注尘世的名利,以及不再频繁交游,只剩下与子孙相处的简单生活。

"庐陵儒万人,颇亦出青紫"一句,表明诗人所在之地,学者众多,也有人才能脱颖而出,获得一定的地位和名声。"老子三不归,未省乡里士"则透露出诗人的超然物外,不再关心世俗的荣辱与评价。

"暮年罕交游,仅识子周子"表达了诗人在晚年时,对于交往变得更加谨慎和挑剔,只与非常亲近的人,如子孙保持联系。"风流属当行,岂止谈天尔"这一句,则是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认为自己的行为举止已经达到了某种境界,不仅仅是空谈玄远。

最后两句"夜从青楼饮,一醉几欲死"展现了诗人在夜晚与亲朋好友聚会饮酒时,那种忘我之境界,虽然只是短暂的醉意,但也足以让他感到一种解脱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归于自然的心路历程,以及对于生命晚期简单生活的一种享受与肯定。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赠永嘉张相士

青城游遍蜀中山,归看公卿饱已谙。

桀骜稍能儿德祖,兴亡何阙百曹参。

诸公富贵纸上语,满座风雷终日谈。

我似北人君记取,偶然留滞在东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赠许从道之子祖孙

祖孙今年几年齿,两髻紞紞垂到耳。

读书要以六经先,次第汉唐十七史。

老夫之见窃不然,别有一说为举似。

方今孽胡日衰甚,河朔早暮风尘起。

腐儒酸寒作何用,国家所欠奇伟士。

丈夫立身两字尽,臣子忠孝而已矣。

吾观汝相头面阔,颜色粗厚黑而紫。

汝翁七十鬓发转,汝父科第迟如此。

与生生死蠹文字,土田官人村夫子。

不如左弯右挟弓,肉食封侯差快耳。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赠经长老

菜肚老子禅已饱,爱人从臾作诗僧。

客来无处著欢喜,一语不曾谈葛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襄阳歌

十年著脚走四方,胡不归来兮襄阳。

襄阳真是用武国,上下吴蜀天中央。

铜鞮坊里弓作市,八邑田熟麦当粮。

一条路入秦陇去,落日彷佛见太行。

土风沉浑士奇杰,呜呜酒后歌声发。

歌曰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买剑倾家赀,市马托生死。

科举非不好,行都兮万里。

人言边人尽粗材,卧龙高卧不肯来。

杜甫诗成米芾写,二三子亦英雄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