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仆射牛相公寓言二首(其二)

心如止水鉴常明,见尽人间万物情。

雕鹗腾空犹逞俊,骅骝啮足自无惊。

时来未觉权为祟,贵了方知退是荣。

只恐重重世缘在,事须三度副苍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心境如静止的水面般清澈,洞察世间万物的情感。
雄鹰展翅飞翔展示英姿,骏马虽被羁绊却不惊慌。
得意之时并未察觉权力的影响力,显赫之后才明白谦退的荣耀。
唯恐尘世的缘分纠缠不休,行事还需多次考量以利于百姓。

注释

心如止水:形容心境平静如止水。
鉴常明:比喻洞察力敏锐。
雕鹗:猛禽,象征力量和勇气。
腾空:飞翔在空中。
逞俊:展示才能或英姿。
骅骝:良马,象征高贵。
啮足:咬住自己的脚,比喻受束缚。
权为祟:权力被视为主宰。
贵了:地位显赫。
退是荣:谦退被认为是荣耀。
重重世缘:深深的世俗牵连。
副苍生:为了百姓的利益。

鉴赏

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开篇“心如止水鉴常明”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明,如同一面平静的镜子能够映照出世间万物的真实模样。“见尽人间万物情”则显示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察和理解,既包括了美好之事,也包含了不易觉察的情感。

接着“雕鹗腾空犹逞俊”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将雕鹗(一種鷹類猛禽)的飞翔比喻为诗人自身或心灵状态,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情景。紧接着“骅骝啮足自无惊”则以骅骝(良馬)安然啃食的形象,传达了一种对世事的从容不迫和内心的平静。

中间两句“时来未觉权为祟,贵了方知退是荣”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看法,即在权力到来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保持一种超脱的心态,真正的荣耀是在适当的时候放下身段。

末尾两句“只恐重重世缘在,事须三度副苍生”则流露出诗人对未来和生命中可能出现的种种牵绊与挑战的担忧,以及面对这些挑战时所需的坚韧不拔的精神。这里,“三度副苍生”可能暗示了对于生命重复或轮回的一种哲学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深邃,也反映出其对人生的洞察和智慧,以及面对世事时所持有的超然态度。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和牛相公雨后寓怀见示

金火交争正抑扬,萧萧飞雨助清商。

晓看纨扇恩情薄,夜觉纱灯刻数长。

树上早蝉才发响,庭中百草已无光。

当年富贵亦惆怅,何况悲翁发似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

城外园林初夏天,就中野趣在西偏。

蔷薇乱发多临水,鸂鶒双游不避船。

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

白家唯有杯觞兴,欲把头盘打少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乐天以镜换酒

把取菱花百鍊镜,换他竹叶十旬杯。

嚬眉厌老终难去,蘸甲须欢便到来。

妍丑太分迷忌讳,松乔俱傲绝嫌猜。

校量功力相千万,好去从空白玉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乐天早寒

雨引苔侵壁,风驱叶拥阶。

久留闲客话,宿请老僧斋。

酒瓮新陈接,书签次第排。

翛然自有处,摇落不伤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