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

城外园林初夏天,就中野趣在西偏。

蔷薇乱发多临水,鸂鶒双游不避船。

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

白家唯有杯觞兴,欲把头盘打少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城外的园林正值初夏时节,其中最富野趣的地方偏居西边。
蔷薇花开得繁茂,多数靠近水面;鸳鸯成对戏水,对船只熟视无睹。
湖底远处的山峦像覆盖着白雪,桥畔岸边的草丛如轻烟缭绕。
只有白家还保持着饮酒赏景的兴致,想要唤起年轻人加入他们的聚会。

注释

城外:城市的郊外。
园林:花园。
初夏天:初夏季节。
野趣:自然的趣味。
西偏:西部偏僻处。
蔷薇:一种蔓藤植物,有美丽的花朵。
乱发:形容花开得繁密。
临水:靠近水面。
鸂鶒:水鸟名,类似鸳鸯。
不避船:不怕船只靠近。
水底远山:湖底远处的山峦。
云似雪:云彩洁白如雪。
桥边平岸:桥旁边的河岸。
草如烟:草丛如轻烟般柔美。
白家:指某一姓白的人家。
杯觞兴:饮酒赏景的兴趣。
头盘:宴席上的开胃菜。
打少年:邀请年轻人参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夏时节的田园风光图。开篇“城外园林初夏天, 就中野趣在西偏”两句,诗人通过对季节和环境的刻画,传达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怀,选取自然景观作为游乐之地。

紧接着,“蔷薇乱发多临水,鸂鶒双游不避船。”诗中的“蔷薇”指的是野生的蔷薇花,这里形象地描绘了它们随风摇曳、繁盛而美的样子。同时,鸂鶒(一种水鸟)在水中自由穿梭,不畏惧船只,展现了自然界生命力的活力与无忧。

“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这两句诗,则是从视觉上将景物描绘得更为生动。远处的山在水面上的倒影中仿佛像雪一般纯洁;而近处的草地则轻柔地铺展开来,如同一缕缕的烟雾。

最后两句“白家唯有杯觞兴,欲把头盘打少年。”表达了诗人对饮酒作乐、享受生活的态度。这里的“白家”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或是泛指。在这个环境中,诗人只愿意沉浸在酒精带来的快乐之中,甚至想要将烦恼和忧愁都抛诸脑后,就像打发不听话的少年一样。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流露,展现了一个悠闲自在、远离尘嚣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和乐天以镜换酒

把取菱花百鍊镜,换他竹叶十旬杯。

嚬眉厌老终难去,蘸甲须欢便到来。

妍丑太分迷忌讳,松乔俱傲绝嫌猜。

校量功力相千万,好去从空白玉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乐天早寒

雨引苔侵壁,风驱叶拥阶。

久留闲客话,宿请老僧斋。

酒瓮新陈接,书签次第排。

翛然自有处,摇落不伤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和乐天耳顺吟兼寄敦诗

吟君新什慰蹉跎,屈指同登耳顺科。

邓禹功成三纪事,孔融书就八年多。

已经将相谁能尔,抛却丞郎争奈何。

独恨长洲数千里,且随鱼鸟泛烟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和乐天南园试小乐

闲步南园烟雨晴,遥闻丝竹出墙声。

欲抛丹笔三川去,先教清商一部成。

花木手栽偏有兴,歌词自作别生情。

多才遇景皆能咏,当日人传满凤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