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天谊所作的《庚午十月二十日》。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旅邸惊心岁月迁,时逢初度益茫然”,诗人身处异乡旅馆,心中不禁为时间的流逝感到惊悸,尤其是年岁增长之际,更加感到迷茫与无助。这里通过“惊心”和“茫然”两个词,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颔联“空馀马齿今加长,岂有鸿文世共传”,诗人感叹自己虽然年岁渐长,但并未留下什么卓著的成就或作品,与那些在世间广为人知的鸿篇巨制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这一联既是对个人成就的反思,也是对历史与时间无情的感慨。
颈联“故里重违秋十六,至亲遥阻路三千”,诗人回忆起离别故乡已有十六个秋天,与亲人相隔的距离仿佛有三千里的遥远,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这里的“重违”和“遥阻”强调了诗人与故乡之间的距离感和时间的漫长。
尾联“未知夙负能偿否,乱发盈梳已倍前”,诗人自问过去的付出是否能够得到回报,同时感叹自己的头发已经比从前多了许多,岁月不饶人。这一联既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担忧,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成就、亲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