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一缕炉烟昼掩窗。绣衾斜拥怕经凉。

不教消领好风光。

病入秋来惟忆月,花开雨里不生香。

销魂时节是重阳。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浣溪沙》由清代诗人沈允慎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美景象。

“一缕炉烟昼掩窗”,开篇即以炉烟袅袅,映衬出室内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日光透过轻烟,映照在窗前,营造出一种既温暖又略显萧瑟的意境。

“绣衾斜拥怕经凉”,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衣着与情绪。绣花的被褥斜斜地拥抱着她,似乎在抵御着即将到来的寒冷,同时也透露出她对寒冷的畏惧,以及对温暖的渴望。这一句通过衣物的细节,巧妙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状态。

“不教消领好风光”,表达了主人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在这样的季节里,自然界的风光虽美,却难以让她真正享受,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述,更是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

“病入秋来惟忆月,花开雨里不生香”,这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秋天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凉意,也引发了主人公对月亮的深深思念。在雨中开放的花朵失去了往日的香气,这不仅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她内心情感的投射——美好事物的逝去,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销魂时节是重阳”,最后点明了时间背景——重阳节。这是一个传统的节日,通常与家人团聚、登高望远有关,但在主人公这里,却成了引发更深层次情感波动的时刻。重阳节的到来,不仅提醒着季节的更迭,也加深了她对孤独与离别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深秋时节面对自然与内心情感交织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情感丰富而深刻,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15)

沈允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题鲍问梅《读书堂图》

流传小印。磨洗分明认。玉局手镌清有韵。

合与著书人近。苏堤劫后萧条。柳眉瘦减愁描。

天恐丛祠湮没,馀辉预托冰绡。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浣溪沙.晓出钱塘门.见潘钟瑞《香禅词钞稿》

一派春阴逐浪消。碧云晴压画栏桥。

金莺啼处晓风高。

淡白残英飞竹院,嫩黄新柳系兰桡。

可怜滋味属花朝。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浪淘沙

凉雨滴空庭。淅沥闲听。一星灯火掩疏棂。

叶落风吟蛩又语,并作秋声。绮窗耐宵清。

小倚罗屏。龙须锦褥睡何曾。

不管薄寒侵素指,久弄银筝。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祝英台近.落花如梦,芳草多愁,旅馆萧条,悲吟成调

鸭消香,莺唤梦,芳思倦春昼。

独黯吟魂,微雨发红豆。年来一寸词肠,都成骚屑。

是旧泪新愁搓就。漂流久。

空劳杜宇声催,归期几曾有。

修竹闲凭,翠影薄凝袖。

鬓边花不胜簪,发羞搔短,奈荏苒、岁华辜负。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